全国“扫黄打非”督查组莅临我省督导检查打击“三假”工作

17.02.2014  16:41

  2014年1月12日至14日,由全国“扫黄打非”办案件督办处处长汤清淇带队的全国“扫黄打非”督导检查组一行,对我省开展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在赣期间,督导检查组实地检查了江西新华报业印务有限公司、江西蓝海光盘复制厂、江西日报印刷厂、南昌图书万科报刊亭、青春家园报刊亭,并赴鄱阳县对全国挂牌重点督办案件鄱阳“8.23”假记者案进行督导,深入了解案件查办进展情况。

  1月13日下午,督导检查组一行听取了我省开展打击“三假”情况的汇报,省新广局副局长、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平同志出席会议,省“扫黄打非”办专职副主任郑德明专题汇报了我省开展打击“三假”的情况,省公安厅、省外宣办、省邮政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南昌市“扫黄打非”办、南昌市东湖公安分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2014年1月起,我省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的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坚决取缔收缴非法违规报刊,关闭非法网站,依法处理非法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严厉打击以记者或网站新闻采编人员名义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1个多月以来,我省突出监管重点,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确保行动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市场监管。 结合春节、“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重点检查报刊销售点是否存在销售非法报刊、淫秽色情杂志和政治性出版物现象,尤其是加大了对火车站、汽车站、长运商贸城等重点部位和旅游景点文化市场的监管巡查力度,收缴《环球谍报》、《军密武器》等非法报刊48个品种10万余件。 二是加强记者站管理。 我省进一步加强了记者站审批管理,对记者站人员、资质、地址、通联等情况均进行了登记,有关管理及登记事项变更情况及时备案,强化日常监管。2013年底,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组织对全省新闻采编人员开展了全员岗位培训,全省7000余名新闻采编人员参加培训。 三是加强印刷监管。 新闻出版部门结合年初印刷企业年检,落实印刷管理五项制度。1月中旬,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成3个检查组,对南昌24家出版物印刷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验了五项制度执行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质量管理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印刷企业限期进行整改。 四是加强网络管理。 省外宣、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重点打击不法分子以网站为平台,进行非法采编活动的非法网站,一旦发现,在删除屏蔽的同时,坚决落实“落地查人”。通信管理部门督促各企业开展对自身接入网站的清理自查工作,目前暂未发现相关违法网站。 五是加强信息宣传。 1月底,《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央视《今日说法》中均曝光了我省的鄱阳“8.23”假记者敲诈案件、南昌“11.25”经营非法报刊案。我省利用省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主要新闻媒体全面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群众对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的警惕性、辨别力和监督意识。 六是加强案件查办。 我省始终以案件查办为有力抓手,不断从市场、网络、举报中抓线索抓查办,专项行动中,进一步加大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的涉及我省的两起“三假”案件 以及全国挂牌督办的4起“扫黄打非”案件的查办力度,依法做到大要案的快侦、快审、快判,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情况汇报会上,全国督导检查组对我省领导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及时周密、成员单位联防协作、案件查办集中有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江西开展打击“三假”工作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特别是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能够做到抓住问题不放松、抓住线索不放手,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扫黄打非”工作,查办了一批有影响、有质量的大要案,打了一场“漂亮仗”。全国督导检查组希望我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印刷企业的监管力度,做到警钟长鸣;进一步拓展“三假”情报线索的来源渠道,做到主动出击;进一步加大“三假”案件的打击力度,做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理“两条腿”同时走。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