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隐患堵漏洞 明责任抓落实

21.08.2015  09:32

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对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指示。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决定于2015年8月25日至9月10日,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国务院安委会将组织16个国务院督查组,分别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带队。

连日来,包括港口、化工等重点行业在内,各企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自觉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

迅速反应,排查隐患堵漏洞

安全生产,企业要承担主体责任。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各地企业纷纷吸取事故教训,积极开展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堵住漏洞、排除隐患。

8月13日,事故发生后第二天,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

随即,中石化下属各企业各单位迅速展开行动。8月14日,齐鲁石化成立5个专项检查组,从10个生产厂抽调专门人员,由公司安监处牵头,两两互查;九江分公司组织检查组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工厂,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的建筑物全面排查;中原油田针对使用、储存的易燃易爆危化品、油气长输管道、油气集输站场进行拉网式排查,几天来共检查46个罐区278个油罐,查出隐患61处,检查油气管道6854公里,查出隐患634处,目前正加紧制定治理方案。

8月13日,中国化工集团辛集化工化肥分公司就组织了事故通报分析、全员学习讨论,要求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并对发现重要安全隐患的员工给予现金奖励。

此外,中国海油近日也紧急组织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并提出于8月24日起派出3个工作组对所属单位自查自改情况进行抽查。

几天来,中国海油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对生产设施、码头和仓库储存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位置等信息进行了全盘统计;山东海化对所属危险化学品库区和储罐加强管控,落实好防雷、防汛安全预防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和重点装置全天候受控运行。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港口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不少港口企业纷纷行动起来。

在宁波港集团,企业管理层分片区对液体化工区、油码头、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确保集装箱分类堆放、部分货种限时限量堆放,原油、液体化工罐存量控制在安全范围。

在青岛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郑明辉率队到青岛老港区、黄岛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进行了安全大检查。他表示,不管场地上的危化品有多少都必须高度重视,扎扎实实按照规范严格管理,既要当好生产的操作者,又要当好安全的守卫者。

在上海港,各企业按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并结合夏季高温和防汛防台风安全管理,对危险货物作业区域,尤其是港区危险货物作业码头、集装箱堆场、仓库、罐区、管道等开展隐患排查。

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强能力

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各企业在立查立改的同时,也着力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

8月13日起,青岛港集团连续4天组织召开危险品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列清单、定责任、定时限,抓好重点工作落实,进一步提升危险品安全管控水平。集团旗下物流公司要求把接受政府各级部门安全督导变成安全自查和整改的过程,对高危货物入库堆存做到限时限量,专题研究所有货种性质,列明单种危化品的应急预案,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加强防控预警。

河北港口集团在三大港口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抓早、抓小、抓预防”,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方案落到实处。三大港口提出要完善各项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各单位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全员识险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8月18日,中国化工集团向全集团企业发出明确要求,各企业要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以严格的问责机制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要求得到全面落实;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把事故应急救援专业化程序和自救互救技能作为应急演练的重要内容。

在中石化广西石油公司南宁屯里油库,企业自查自纠,对于没有修订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等问题,限时一周内解决,并强调抓好现场管理,不漏油、洒油、冒油,以及人人制止违规操作等三大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本报记者刘志强、左娅、宋学春、卞民德、吴齐强、励漪、沈文敏、史自强、杨柳、顾春、庞革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