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标准说不是无钢筋防潮堤的遮羞布

22.01.2015  12:58

  2015年1月20日,拍摄的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安家河口至日照国家森林公园之间,垮塌的数百米防潮堤。据当地渔民介绍,这处建成不足3年就被海浪冲毁防潮堤,垮塌现场没有发现一处钢筋。(1月21日澎湃新闻)

  防潮堤,本来就是用来防止潮水侵蚀,保障沿岸土地、居民房舍和在堤岸周边活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御性堤岸。但山东日照的这段防潮堤,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投资30余万元,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已然坍塌,难怪公众质疑这段防潮堤是豆腐渣工程。

  面对公众质疑,当地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当地的情况下进行建设的。工程看似因地制宜,但是,却最终露出抵御性能差的弊端,国家的规定也不能成为建设此等低劣堤岸的理由。再仔细品味一番日照水利局相关方面的解释,据日照水利局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该坍塌防潮堤是采用素混凝土建成的。而素混凝土存在着承载力差,不能做抗拔桩或承受较大的弯矩,用在灌注桩还可能产生缩径,断桩。防潮堤采用这样的标准,相关部门显然没有把好防潮堤建设的关口。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恐怕谁都会知道。沿岸居民和防潮堤建设部门,更应深知这样的道理。无钢筋的防潮堤,比韩岸蚁穴本身更具危害性,而比无钢筋防潮堤更危险的是相关部门的忽视和对公众安全的麻木。坍塌的防潮堤已经毁坏两个月有余,仍然没有及时修复,与相关部门的特别标准说放在一起,难免更令人感觉这段防潮堤的建设有猫腻。

  南京几毫米厚的井盖频频遭破坏威胁公众安全,哈尔滨“8.24”坍塌大桥没有捆绑钢筋的桥敦是工艺所需,再到山东日照没有钢筋的防潮堤,都说是符合相关建设或工艺标准,但最终都毁于一旦,没有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这样的设计标准,难免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刻薄的说,无钢筋混凝土防潮题目,俨然就是相关部门用来遮挡渎职的遮羞布。或者真的如他们所言,理论上确实能起到保护作用,但事实上由于监管和维护不到位,最终还是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监管部门的责任不堪一击的毁坏防潮堤中仍然难以摆脱。

  工程标准不是拿来对付外界质疑眼光的。一来,多数公众不了解工程的复杂性。二来,公众也没有必要明白。公众只关心工程质量最终是否便于使用,且能经得起使用。时间最终能够检验符合标准与否对于发挥应有作用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反倒是对操持符合标准说的相关部门,才应该保持警惕,并由此进行深入挖掘,看哪些单位哪些人在施工设计资金使用方面是否真的存在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