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树家风 记丰城市玉龙社区“最美家庭”

29.05.2015  11:31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29日电(袁方坤 徐云婷)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全家住在二室一厅的房子里,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羡慕和称赞。

    这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丈夫叫邱艳军,妻子叫杜正妹,女儿正读初中。邱艳军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主动将他们二老接到城里和自己住一起。2010年邱艳军的弟弟去世,留下一对孤儿,丈夫俩商量将孩子接来一起住,供他们读书,共享大家庭的温暖。

    这是一个有着多种荣誉的“最美家庭”。1978年1月出生的杜正妹,2009年12月随军于福建,曾被评为“十大好军嫂”;2012年随丈夫转业安置在丰城市电影公司工作,2014年被丰城市评为“道德模范”。丈夫邱艳军在部队工作十七年,多次授予优秀基层军官、优秀共产党员和团嘉奖、二次荣立三等功。2012年1月转业在丰城市纪委工作,2013年被丰城市纪委评为先进作者,2014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近日,通过组织推荐、家庭自荐和社会公众推荐形式,经过深入一线、逐户摸底、实地拍摄,最终评选出杜正妹等十户家庭为丰城市“最美家庭”,并将杜正妹家庭申报为宜春市“最美家庭”。

    热心公益 倡导良好风气

    杜正妹一家能够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家人经常参加各种募捐活动,小孩把家里的一些旧玩具和杂志都拿去义买募捐,对乞讨的老人、残疾和小孩,经常会让孩子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

    杜正妹一家人一直积极执行社区的有关规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完成各项工作。2011年夏季,有一天凌晨3点多钟,小区一住户往楼下跑说抓贼,杜正妹从睡梦中惊醒,赶紧叫老公从6楼下去帮忙,和小区的保安一起寻找小偷,直到把小偷抓住;另一次杜正妹一家人晚上十一点多钟回家,看到楼下的一住户大门虚掩着,就在门口大声地叫住户起床把门关上才去睡觉;还有好几次,杜正妹看到楼下和对面的住户进了家却没把钥匙拿下,就敲开房门,叫住户拿进钥匙去才离开。

     杜正妹一家在小区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区内良好的社会安定秩序。同时,杜正妹一家坚决抑制赌博、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行为,勇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维护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夫妻相敬如宾 共同成长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杜正妹和丈夫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夫妻俩对事业和生活的追求是相同的。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和生活的重压。尽管工作繁重,但她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结婚至今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总能够用去沟通、交流,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丈夫的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杜正妹对此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家里的事情总是她一肩挑。丈夫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为了方便照顾,杜正妹夫妻将他们二老接到城里和自己住一起。2010年丈夫的弟弟去世,留下一对孤儿,她俩担起这份责任。为把这两个孩子照顾好,和丈夫商量将孩子接来一起住。

     在学习方面,他们总是一起成长,杜正妹通过自学取得了大学专科文凭,丈夫邱艳军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两人总是互相鼓励,以积极的心态不断的自我充电。家里事情两人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学习工作上互相鼓励共同成长,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尊老爱幼 弘扬家庭美德

    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杜正妹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杜正妹对婆家人可谓是无可挑剔,日常生活中她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2002年,父母想为丈夫的两个弟弟盖房子找对象,当时父母和两个弟弟都没钱,杜正妹夫妻俩商量把所有积蓄都给了父母,并向丈夫战友和同学借了些,共给了父母六万多元钱。

    2008年,杜正妹的家公在抗冰灾中,抬水泥电杆上山途中不慎摔倒,电杆压在右手手臂上,当场造成骨折,先后住了几次院,本来丈夫有四姐弟,但姐姐和两个弟弟先后离世,丈夫在部队工作又繁重,不能请假回家照顾,杜正妹毅然放下手里工作,请假回家照顾老人。

    在丈夫转业回丰城后,杜正妹夫妇就把公公婆婆侄子侄女四个人接来丰城一起住,把丈夫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把侄子侄女当成自己的的小孩来照顾,经常和老人聊天,沟通感情,和老人一起买可口的食物等。婆婆体弱多病,杜正妹从不嫌弃她,一发现她身体不舒服,马上送她就医,端茶送药,精心照料。

    勤俭持家 邻里和睦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杜正妹夫妇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勤俭持家,爱惜公共财物,一分一厘,一钉一铆都合理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2011年,装修房子的原材料都是夫妻二人买的和搬上楼的,特别是他们夫妻一人,连电冰箱都舍不得请人搬,夫妻二人从租住的六楼搬到一楼,再搬到自己住的单元楼五楼。

    杜正妹家庭成员七人,居住面积不大,但收拾得紧紧有条,家庭环境清洁。社区和妇联的领导干部去了多次,都夸杜正妹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

    公公婆婆看杜正妹夫妻俩每个月的工资基本上都花完了,就背着杜正妹夫妻俩和小区的物业老板说好了,公公在小区当保安,婆婆在在小区当清洁工,以补贴家用。二老还在新城区开垦了一块荒地种菜,吃不完的也常拿给小区的邻居们吃。

    杜正妹一家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人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两人的谦和和热心一被提起,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这一家人没得说,就是好”。公公婆婆在小区里常说:“儿媳真好,像亲生女一样!我们在儿子儿媳家生活得很好、真的很快乐、很幸福!

    杜正妹夫妻礼貌待人,看到左邻右舍都会示以微笑或问好,做到邻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

    虽然,这些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但它就像催化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