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树林:用社区关怀化解空巢老人之困

09.03.2015  22:52

  春节过后,年轻人怕上班,老年人怕孤单,这句话再确切不过。3月6日,66岁的谭骥湘(化名)仍在湖南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接受治疗。春节期间儿孙绕膝,过完节后各奔东西。失落至极的谭骥湘总给儿子打电话,多的时候一天打了20多次。(3月8日《潇湘晨报》)

  春节是国人合家团圆的日子,然而节后生活要回归正常的节奏,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作息状态中,一时间很难适应,孤独和空虚骤然来袭,于是像新闻中谭骥湘一样的空巢老人患上了节后分离症,失落至极甚至一天给儿子打20次电话的现象在很多家庭都出现过。更为悲哀的是,据前几天媒体的报道,在巨大的落差重压之下,我国个别空巢老人还选择了节后轻生,以摆脱孤独和寂寞产生的种种焦虑。而这样的情形,在每年的春节过后,都会不同程度的体现,不过是空巢老人“空心”的集中暴露而已。

  不可否认,“空巢老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到2015年,60岁以上老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6%。近年来,这一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在现实语境下,也不能盲目指责儿女孝心缺乏,可以说很多子女限于个人能力和条件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只能通过节假日看望自己的父母,抑或在经济上给予他们以援助。然而,无数事例表明,对这些空巢老人的精神上抚慰和日常的照料最为关键,这也是空巢老人这一群体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仅靠子女的行孝无疑捉襟见肘,甚至鞭长莫及。况且很多空巢老人有浓厚的恋家情结,因此政府应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居家养老。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社区化服务首当其冲。有关数据显示,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占据这一群体的绝大部分,而他们就生活在每一个社区里。其实,对“空巢老人”给予特别的爱很多社区也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据报道,有些地方的社区或街道推出了“时间银行”,就是征集志愿者去照顾本社区或街道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当这些志愿者自己也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再由其他的志愿者去照顾他们另外,很多社区组织居民和当地的空巢老人进行结对帮扶,还建立了日常巡视制度,一旦发现老人有患病、遭遇意外等情况,就及时通知其子女家属等,这无疑是对“空巢老人”社区化关怀的一种有益尝试。另外,社区还应该多举办一些利于老年人身心的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这一群体积极参与,让他们“空巢不空心”,给他们孤寂的心灵注入阳光和雨露。

  当然,尽管社区服务日益完善,但仍存在诸如空巢老人在亟需关爱的时候,“”却缺席的悲凉片段,就如以往新闻中报道的诸如老人去世无人知的情况等。因此,笔者也希望空巢老人们能自发发起“空巢老人联盟”,互相交换联系方式,每天进行必要的沟通或者见面,以防不测。另外,在社区化关怀的同时,政府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手段,这应该能得到子女们的大力支持。

  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让每一个老人都能“老有所养”,都能保持一份起码的尊严,空巢老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