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光明违纪详情披露

18.11.2015  11:47
原标题: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光明违纪详情披露

  11月16日,@廉洁江西发布纪检监察人员署名文章,披露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光明违纪详情。其中提到,杨光明视人大代表资格为“摇钱树”,对外明码标价唯钱选人,当地老板们向他奉上五千元起步的红包,“顺利”当选县人大代表。在上栗,一个时期,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出得起钱,都能当上人大代表,影响十分恶劣。

  此前,省纪委监察厅政务微博@廉洁江西发布消息称,杨光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收受礼金、违规投资获利、套取单位资金滥发福利,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案发: 侄子招投标中“无往不利” 让杨光明露出“狐狸尾巴

  根据@廉洁江西披露的信息,在萍乡,近几年对杨光明的各类信访举报一直不断,但每次都因无法查实不了了之。真正让办案人员“锁定”杨光明,是一次查办案件的意外收获。

  2011年12月,萍乡市纪委查处了上栗县某镇一名党委书记的违纪问题。在调查过程中,该镇党委书记陆续交代出杨光明的一些违纪问题。然而,办案人员对杨光明的调查却并不顺利。

  直到2013年6月,杨光明的侄子杨林在招投标中“无往不利”,才让杨光明露出了“狐狸尾巴”。这一年,萍乡市在小农水利项目专项检查中,发现了一个反常现象:上栗县鑫胜预制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竟然承揽了上栗县2009年至2012年所有小农水利项目的U型槽业务,工程总量多达2000余万元。经过办案人员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杨林,是上栗县鑫胜预制厂厂长,他还有一个身份——杨光明的侄子。办案人员发现,鑫胜预制厂每年的利润都有一半进了杨光明腰包。杨林与杨光明非同寻常的关系,杨林工厂非同寻常的中标能力,工厂利润非同寻常的去向……终于,串起来的利益链条将躲在暗处的杨光明“”了出来。

   案情: 运用手中权力敛财无孔不入 有些还让家人参与

  办案人员查实,杨光明自担任上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以来,严重破坏选举制度,把县人大代表选举“经营”得风生水起,大发选举财。

  每到换届选举时,一些财大气粗的老板都对人大代表资格“垂涎三尺”。杨光明抓住了这一点,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在选举中大搞权钱交易。他选举前收受老板们奉上的红包并许下承诺,在老板们当选后又暗示要“入股”他们的企业,与其合伙经商,或者以借款给老板的名义获取高额利息,坐享巨额收益。

  杨光明严重违反组织纪律,把人大代表选举当成了“摇钱树”,对外明码标价,唯钱选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出得起钱,都能当上人大代表。比如横行乡里的柳某在杨光明的运作下顺利当选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光明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短短几年,他在柳某的煤矿以投资入股或借款获息等形式获利80余万元。

  杨光明除了在人大代表选举中获利颇丰,他还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到处“撒网”。

  2003年1月,杨光明刚从安源区调任上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在本职工作之余,还“积极”招商引资,凡他经手引进的项目都要雁过拔毛,分上一杯羹。

  2003年,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引进了一所民办中学——上栗二中(后转为公立中学)的投资项目。杨光明看好其中的利润回报,便安排妻子和他人合伙承办上栗二中。学校运营没多久,他找来一名投资人,权衡轻重后,将学校的股份全部转让给这个投资商。这么一倒腾,杨光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翻倍的回报。

  2004年,杨光明引进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培训中心项目,他多次向开发商刘某暗示要入股。碍于杨光明权力,刘某提出向杨光明“”20万元,承诺三年翻番回报。2006年,刘某经营遇阻,杨光明赶紧让妻子上门讨债。刘某只好用一套公寓房抵消了“债务”。不久,刘某资金盘活,杨光明又向刘某索要了30万元。

  在杨光明的敛财过程中,其侄子杨林成了他的“马前卒”。早在2006年杨林开办餐馆时,就主动提出让杨光明无偿持有餐馆三分之一的股份,杨光明坦然受之,并利用其职务便利,帮杨林招揽生意。

  3年后杨林得到杨光明充分信赖。这才有了两人成立鑫胜预制厂,谋取小农水利项目的U型槽业务的丑行。

  办案人员介绍,杨光明利欲熏心,为了敛财几乎无孔不入,他涉足煤矿、土地、房地产、加油站、工程建筑、小额贷款等行业领域,直接或间接的投资项目多达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