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钩沉】先师胡先骕教授事略

03.11.2014  16:01
  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先师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江西新建县联圩乡人。1912年,胡先骕经考试遴选,获官费资助赴美加州柏克莱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攻读森林植物学学位。其目的是:“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胡师于1916年23岁时获农学士暨植物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江西省庐山森林局局长。庐山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方便,地形多样,山林茂密,为他打下在庐山建立植物园的思想基础。1918—1923年胡师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教授、生物学系主任,成为我国农学院设生物学系的先驱。     1923年,胡师再次赴美入哈佛大学攻读植物学,32岁时获植物分类学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继任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教授。1928年任私立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学部主任。该所是通过范源濂(号静生,时任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长,生物科学余爱好者)创立的尚志学会捐赠15万银元创办起来的研究单位,而后依靠美庚款的“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而成长壮大。此后,胡师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授。1934年,胡师在庐山创建森林植物园(即现在的庐山植物园),并亲自主持成立盛典。参加这次盛典的有竺可桢、梅贻琦、辛树帜等著名学者百余人,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及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均派代表到会祝贺。该植物园己被公认是我国建园最早的山地植物园。     1935—1948年,胡师任中央研究院第一、二届评议员。当时,一届评议员仅有32位学者。1948年评议会审定了150人为院士候选人,最后经评议选举,有81人当选为院士。其中生物学组(含医学、农学、生物学、药学、人类学、心理学)有25人,胡师列于生物学组内。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泰和杏岭成立,胡师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赴任,挑起了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的重担,胡师对学生要求严格,重视教学和实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功的培养。源于国立中正大学生物学系的现南昌大学生物科学系和生物技术系,已从单一的本科生教学发展为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和研究单位,在漫长岁月后的今天,仍保持着原有的优良学风。     1944年,“民国日报事件”引发学潮。当时,国民党当局提出开除为首学生的无理要求,胡师辨黑白,明是非,认定正义在学生方面,毅然反对开除学生,并愤而辞去校长职务以示抗议。当局委派原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知名经济学家肖蘧接任校长后,学生又发起“留胡拒肖”签名活动。胡师立即训话制止,力陈肖蘧博学宏识,才华卓懋,方使风波平息下来。     1946年,胡师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教授之职,移居北平,主持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工作。1948年,胡师与国立中央大学森林学系郑万钧教授联合发表有关裸子植物水杉新种的论文,标志着其学术造诣达到了新的高峰。     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原产地为四川万县磨刀溪和湖北利川县,是一种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35米以上,它似松非松,似杉非杉,曾被误定为水松。胡师经过一年多考证研究,认定该植物为日本植物学家山木茂博士《古植物化石图谱》所载新属Metasequoia  Miki  中一个新物种,并得到郑万钧研究的确认,两人将它命名为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并联名发表了论文《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引起了世界植物学界的重视,被认为是20世纪重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目前,全世界已经有50多个国家200余处植物园从中国引植水杉。     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呼吁和平解放。大军压境,是和是战,国党军守将傅作义举棋不定,便邀请北平名流学者征询意见。胡师在会上第三个发言说:北平是历史文化名城,战则文物被毁,百姓遭殃,战火将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的劫难,当局应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化干戈为玉帛,将北平和平解放视为上策。其实,此前胡师已与共产党北平地下组织多有接触,时任地下党北平中学委员会书记的杨伯箴(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高教部副部长)也曾去看望过胡师并作长谈,胡师答应留在北平,并担起保护静生生物调查所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部分与北平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胡师任一级研究员。1951年,胡师在“乐天宇事件”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降为三级研究员。此后,他更以淡泊而宁静的态度,专心从事专题研究和学术著作,偶尔也赋诗填词以抒胸臆。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人们认为“乐天宇事件”不过是学术之争,故胡师又复任一级研究员。     1952年,胡师和植物区系学家吴征镒等一起应中国和平理事会主席郭沫若之邀,赴抗美援朝前线工作。当时美国曾使用细菌武器,在朝鲜和我国东北部地区投下大量载虫带菌的树叶,胡师凭其深厚的植物分类学及植物地理学专业知识,证明具有此等叶片的常绿阔叶树种在当地绝无分布,当时通过科学鉴定所定名的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山胡椒属(ndera)植物等,则均为南韩的优势树种。至此,美国无法抵赖发动细菌战的事实,不得不低头认罪。回国后,胡师因建此功,获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模范称号和奖章。     1966年,政治风云突变,“文化大革命”中,年逾古稀的胡师曾挨斗、陪斗,惨遭迫害,苦心耕耘所得文稿资料散失殆尽。1968年,胡师因心脏病猝发,于7月16日晨溘然长逝,享年74岁。     直至1979年胡师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是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胡先骕先生骨灰安放仪式。1984年,中国科学院、江西省科委等单位在庐山植物园松柏区建造胡先骕先生墓园,先生落叶归根,先师一生热爱自然,逝后复回归自然。而今,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先师则得以安眠于故乡的苍松翠柏林中。     时光荏苒,转瞬已是新的世纪,今日回忆先师,备觉其形象高大,气质宏伟。胡师思想深邃,著作等身,一生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发表新种200多个,出版书籍20余部,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人才。他还是精通古诗词的文学家,曾参加过多次文学论战而蜚声文坛。他平生发表诗词400余首,诗集出版时由文学大师钱锺书先生选定篇目并为之题跋。钱氏短跋胡诗云:“挽弓力大,琢玉功深。登临浏览之作,发山水清音,寄风云之壮志,尤擅一集胜场”在胡师的诗词大作中,有首七言长诗《水杉歌》乃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不朽之作。该诗歌吟了水杉的品格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分类学、古生物学、古地史学、古气候学的渊源,堪称近代诗坛上一枝绝佳的奇葩。陈毅副总理得见手稿遂高度赞赏,亲手题词,并将诗稿推荐到《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其英译稿则在香港杂志上发表。     胡师又是一位教育家。他办国立中正大学的理念和方略,是“教育救国”、“爱国教育”、“英才教育”。1940年10月胡师在创校开学训词中指出:“本校所负任务为阐扬三民主义之真谛,并针对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授诸生以实务中必需之知识,力行以求知”。在中正大学校歌中,就有“求知力行期有为,修己安人定国基”的歌词。与现今南昌大大学校训“格物创新,厚德泽人”是一脉相承的。     胡师全身心致力于创建江西第一所高等学府—国立中正大学的事业。他凭着自己的智慧、热情和毅力将利国、利民的科学办学理念贯彻到学校教育实施的全过程。例如设置实践性强的文法、工、农三个学院以及增办短缺的行政管理、师范、税务和土木专修科,都是服务于当时江西及全国急需专业人才的举措;胡师还强调,要提高和培养青年人的文化素质、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质和求实的作风。在用人方面,胡师聘请名师蔡方荫院士、周拾禄教授、马博庵教授分别担任工、农、文法三学院的院长,又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吸引了不少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教授来校任教。当时的中正大学尽管校舍简陋,设备不全,经费拮据,物质匮乏,但从整体来看,中正大学的“名师教育”实堪与诸多名校相媲美(参见下表)。   中正大学1944年教师队伍结构情况表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职  称 人 数 比例(%) 国外博士 国外硕士 国外 留学 国内硕士 大学毕业 专科 毕业 学 历 不 明 最 高 年 龄 最 低 年 龄 平 均 年 龄 其它说明
  教  授 46 27.9 8 15 19 1 3     60 32 42.1 40岁以下21人.占46.7%, 校长47岁
副教授 38 23.0     7 1 24 1 5 57 27 36.8 35  岁以下13人,占39.4%
讲  师 58 35.2     1   39 8 10 58 28 32.9 30岁以下11人,占 22.9%
助  教 23 13.9         18 2 3 32 24 28.7 26  岁7人,占35.0%
合  计 165 100 8 15 27 2 84 11 18 60 24 36.4  
兼职教授 25   2 4 10   9            
    注:另外还有兼任讲师1人,兼任助教1人,研究员1人,兼任研究员9人,专兼职教师共192人。     中正大学首先将爱国教育视为天职,为抗日救国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堡垒。作为一校之长的胡师一贯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殚精竭虑地保护师生中的进步力量,并以他的威望和地位巧妙地周旋于国民党军政要员之间。如国民党当局要逮捕学生项鹏飞,他则请国民党党员、训导长谢兆熊教授据理力争,斥责当局无凭无据滥捕学生的行径。还有一次,江西省三青团头头在学生大会上大放厥词,鼓噪学生参加青年军。而胡师在接下来的讲话中却说:打仗是军人的天职,大学生在校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技术为国家服务,这就是最好的爱国行动。学校和教师当极力教育学生读书不忘救国,不忘雪耻图强,忧国爱民,振兴中华,至于学生是否参军完全靠自愿,此乃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胡师的讲话实际上给三青团的头头泼了一盆冷水。胡师耻与政客、权贵为伍,且避之犹恐不及。如庐山拒召、中正大学抗迁于赣州等事,足见胡师之凌霜傲雪、铁骨铮铮。     我与胡师相处最长的时间是1957年。当时我任江西师范学院生物学系系主任,聘请胡师来院讲学,期间与胡师朝夕相处,深受教益。在非常的1957年,能与胡师在江西红土地上重逢,自然是感慨良多。其间许多宝贵回忆都被写入纪念江西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穿过历史的烟云》的校庆专辑中。这里仍需一提的是,在讲学期间,胡师屡屡谈及人生,曾深情地说: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艰难曲折、急流险滩,企图一世平安顺利,那是不现实的幻想;问题是要学会对付困境逆境,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他的哲理是:正直、理智和无畏。胡师总是以哲学家的理念、科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情怀去体验变幻不定的人生!     (邓宗觉,南昌大学生物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