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所高校在赣自主招生 全面取消"校荐"

17.03.2016  18:53

75所在赣自主招生高校简章公布考生必须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

  昨日,记者获悉,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公布。今年全国共有77所高校在赣自主招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截至16日,除天津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外,75所高校发布了自主招生简章,其中,多数高校把考核时间集中在6月11至13日进行,对于特别优秀的考生,部分高校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报名方式

  全面取消“校荐”考生自主报名

  根据今年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往年的“校荐”一律取消,2016年全部由考生自主报名,学校只负责提供推荐需要的相关材料,并盖章证明。

  对于今年的这一政策变动,我省有关招考专家认为,虽然“校荐”已经被取消,但如果考生在申请材料中加入本校校长的实名推荐信,依然能为自己获得不少自主招生资格加分,实际上,高校依然对此很重视。

  除此以外,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都可以提供推荐材料,比如科技协会、航模协会、作家协会、少年宫、科技馆等专业机构,如果考生参加过相关活动,都可以请他们出证明材料。

  报名条件

  考生须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

  “如果不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即便在所在中学成绩排名靠前,也不能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记者了解到,今年考生要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

  北京大学在今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注,“招生对象: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简章中标注:“学科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潜质、成绩优秀”;浙江大学在自主招生简章当中,同样要求报考学生具备创新潜质。

  审核门槛

  奖项和成绩要求提高 优惠幅度下降

  记者梳理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现,不少高校对学生奖项和成绩要求提高,优惠幅度下降。以学科特长类为例,往年西安交通大学要求在奥赛复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获奖者,今年则提高至二等奖及以上获奖者。而华南理工大学去年在学业成绩要求方面为高中三年中五次期末成绩的三次及以上达到满分的80%及以上,今年则为十次期末成绩中累计五次及以上达到满分的85%。上海外国语大学自主招生章程有一条规定,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和一模考试的外语(课程)成绩均在全年级同科类学生中排名前2%以内。门槛抬高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湖南大学今年高考加分优惠幅度只能在生源所在地学校投档线30分以内且不低于生源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

  考核时间

  多所高校“撞车” 不建议同时报考

  记者发现,已发布简章的高校大多都把考核时间集中在今年6月11日、12日、13日,这就意味着考生难以同时报考多所高校。

  据了解,清华大学的初试定在了6月10日左右,北京大学的测试时间定在11日至13日,北京交通大学定在6月10日-11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考核日期都是6月11日至12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多数学校也都定于这几天考试,部分高校还要求考生提前一天到校报到参加考核。对此,我省有关招考专家表示,高校自主招生测试的“大撞车”从客观上规避了考生盲目赶场的情况出现,让考生更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相关链接

  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清华大学:今年自主招生面向三类优秀学生:研究创作类、突出才能类和学科奥赛类,为考生提供超过50个专业,生物科学、航空航天、经济与金融等专业非常热门。今年,清华大学暂未公布自主招生的计划人数。此外,该校今年对考生申请的专业限制更加严格,考生只能在三个自招类型中,选择一类的2个与自己特长相关专业提出申请。获得认定的考生,将获得优惠分值20分至60分不等,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政策。该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初试时间为6月10日左右,复试时间为6月16日、17日。

  北京大学:今年北大对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增加了降20分录取的优惠档次,最高优惠档次为降至一本线录取。同时,北大今年明确了降分幅度为高考(精品课)总分750分制省份的执行标准,高考总分非750分制省份降分幅度按比例折算。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人大自主招生将分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理科试验班(物理、化学与心理学)3个专业大类招生,预计共招120人。人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今年增设“人文拔尖人才加试”环节,“人文拔尖人才”资格生可获降60分录取(不低于一本线),加试将采取面试的形式,重点考查候选人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潜力。

  上海交大:上海交通大学计划招收200名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获得自主招生认定资格的考生,在高考自主招生志愿中若填报上海交通大学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高考录取时可以享受优惠政策:A档学生高考成绩不低于当地一本线即可录取;B档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在当地的模拟投档线下40分内且不低于一本线即可录取。

  复旦大学:复旦通过“望道计划”体验营、“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奖生、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全国决赛四种项目开展,各项目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分别为望道计划40人、博雅杯40人、奥赛决赛/丘奖决赛75人。(记者 周西月 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