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宜春模式”:做好人成好事渐成社会风尚

06.01.2015  02:59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宜春高安市大城镇中心小学教师陈腊英带病坚持上课近4年;研究生方月萍放弃上海稳定的工作,来到宜春奉新县当起了一名村官,争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中巴车上,柳艳兵、易政勇勇夺歹徒手中的凶器,保护了更多的乘客……

  近年来,宜春这片红土地上涌现出了很多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坚持奉献的好人好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热潮中,宜春市积极弘扬好人文化,把好人文化建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载体,形成了“宜春模式”,使得宜春好人辈出,“做好人成好事”成为宜春的社会风尚。

   大力弘扬好人文化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好人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众志成城、戮力同心的接力赛中,好人文化传递了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一个好人毫无疑问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反过来说,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人,也毫无疑问是好人。

  好的文化形成过程中,引导和培育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一种好的工作机制,挖掘凡人善举的案例,宣传好人、帮扶好人,引领全社会都来争做好人。宜春创造的培育好人文化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宜春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使得好人文化已成为宜春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宜春市大力发挥文化涵养作用,把培育好人文化与挖掘传统文化、激活红色基因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宜春举办学英模谷雨诗会、好人事迹演讲大赛、百姓讲坛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好人文化在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中贴近群众、教育群众。

  宜春还把把好人文化融入文艺作品中,以“中国好人”高安市看守所所长曾凯、“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的老支书贾克玖等原型,创作了广播剧《守护春天》、采茶戏《玖爷和他的贾家村》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让典型人物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发强烈社会情感共鸣,使广大群众经受思想洗礼,增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发掘身边好人纳入考核体系 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宜春市构建长效工作格局,大力发掘培育先进典型。宜春市在深化改革、推进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升级、棚户区改造、打造“月亮文化”等中心工作中,发现引领风气之先的新人群体,挖掘有价值的道德典型,提炼他们身上朴素的价值观,褒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此外,全市各级(含乡镇、街道)各单位均成立文明委(领导小组),由各级党委负责人任文明委主任,195个乡镇(街道、场)、1000多个社区村均设立身边好人评选委员会,对各类典型“原生态”挖掘。

  为了让先进典型发掘培育工作不断坚持开展下去,宜春市积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发掘推荐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标杆项目并纳入考核体系。截至目前,宜春市共有13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占江西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居全国地市首位。

   建立公民道德荣誉档案 对英模进行褒奖帮扶

  为了确保“好人有好报”,宜春市建立了公民道德荣誉档案,将先进典型、好人好事确认登记并载入档集,将其及时推荐为党代表候选人、身边好人、优秀教师、烈士、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并建立健全了关爱保障机制。

  在宜春市举办月亮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时,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出席并观礼,让“最美人物”有光彩、有尊严,有地位。设立“见义勇为基佥”、“慈善救助基金”、“英模好人褒奖救助基金”等专项帮扶基金,建立就业创业帮扶、小孩入学帮扶、结对子帮扶等机制,解除做好人的后顾之忧,传递好人有好报、行善不吃亏的价值导向,先后给予英模及其家属经济奖励960余万元,解决就业、解决住房和办理城乡低保、医保以及提供贫困助学金40余人次,减免医药费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