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全面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周年回眸之治脏治乱篇

16.06.2014  09:51

治理“脏乱差”建设宜居都市

  城市脏乱差一直是南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全面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来,南昌站在顺应老百姓期盼、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立场,以“治脏治乱”为主要突破口,以“创文保卫”为契机,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打响了一场“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攻坚战。

  “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是南昌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内在要求。着眼当前,南昌咬定力争半年之内“治脏治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7月份“全国卫生城市”复检、9月份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个阶段性目标;立足长远,南昌正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不懈努力做到始终保持城市市容市貌的“永新永亮”,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

   向“脏乱差”宣战

  3月5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治脏治乱专题部署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力保国家卫生城再动员大会,打响了“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攻坚战。此后,我市从体制建构、督查方案、执行落实等多方面立说立行,向“脏乱差”宣战!

  实行治脏治乱“1+3+N”体制。“1”即成立南昌市“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工作总指挥部,“3”是南昌市成立3个领导小组,“N”是其他没有涉及的事项,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并明确各相关县区委书记、街办书记都是本级“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制订严格详尽的督查方案。我市采取“每天督查、每周通报、每月排名”的方法,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适时开展好专项督查,促进整改。在充分利用“啄木鸟在行动”等载体的基础上,组建由普通市民组成、指挥部直接领导的暗访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暗访,确保城区、街道不留死角,不出现真空。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对“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并将其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不能按照时间进度达标的城区要进行通报,对督查后整改仍不达标的要进行问责。

  治脏治乱,争创全国文明城、力保国家卫生城,全城“”起来。3月20日上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领导带头,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各城区(开发区、新区)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全市81个社区(村)开展“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志愿服务活动,义务清扫垃圾,铲除卫生死角,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如今,这种“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常态化、制度化。市直机关单位挂点社区先行后,各单位、街办也启动了挂点社区活动。活动频率周周都有,范围全市覆盖。

   南昌治脏在行动

  “治脏治乱”,“”字排首位。南昌从根源上治脏,从理顺体制入手,建立长效治脏机制,并强力推进 “社区环境、建筑工地、占道摊点、垃圾广告”4类专项治脏整治行动。

  街道一级充实综合执法队伍,当属治脏行动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城区(新区、开发区)倒排治脏时间表,所辖街办(镇、管理处)已各组建一支不少于16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让街道治脏不再“悬空”。 6月13日上午,广润门街办城市综合执法队队员们在棉花巷、翠花街附近进行巡查整治,劝说占道摊点撤离。据了解,由于广润门街办所辖面积在西湖区面积较小,人流量却最大,常住人口就达4万人,辖区内基础设施差,地下管网老化严重,导致多年来环境脏乱差。“街办综合执法队员每天都会到万寿宫商城这边来进行整治,现在占道摊点少多了,治脏行动确有成效!”棉花巷居民刘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广润门街办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街道这级有了执法队,改变了过去“看得见的部门摸不着”现象,治脏行动威力更大了,百姓也更满意了。

  治理垃圾死角也是治脏行动的重点工作。我市把4月份作为垃圾死角的“清除工程月”。卫生死角(暴露垃圾)大清除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区和有关责任部门把清除整治活动列入当前“创文保卫”的重要工作,迅速行动、强力推进、效果明显。各区对此次卫生死角(暴露垃圾)清理整治都投入了专项整治经费,共投入经费约1942万元。据最新数据显示,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全市共清理卫生死角(暴露垃圾)1959处,约12.8万余吨垃圾,大部分社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地,变得市容整洁、卫生干净,面貌一新。

  “原来这里卫生脏乱、下水道堵塞、高空抛物频繁、垃圾死角多,现在这些情况都得到了根本改观。环境好了,我们心情也舒畅了。”对比“治脏治乱”前后社区环境的变化,桃源街道振中小区南区的居民们深有感触。振中小区南区建于2002年,因无物业管理,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善,整个小区呈现无序状态,脏乱差和治安问题困扰着居民。通过近段时间的整治,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变得平坦了,庭院楼道洁净,排水畅通,车辆停放有序,绿化带整齐划一,并增加了室外健身器材和天网监控头,设置了岗亭及电动护栏,一个亮丽整洁的新小区呈现在大家面前。在南昌,像振中小区这样环境焕然一新的并不少。“路面垃圾少了,市容更整洁了,城市更宜居了。”这样的声音到处都能听到。

   对交通乱象重拳出击

  南昌交通秩序乱,突出表现为“五车”之乱和机动车乱变道、乱停车、乱开灯、乱挂牌、乱鸣笛以及行人乱穿马路等交通“六乱”。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市民反映强烈。在打造核心增长极进程中,南昌通过“治脏治乱”行动,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交通乱象重拳出击,切实解决交通秩序乱的问题,让市民在近期内看到了南昌交通的变化。

  市交管局3月起使用一批科技设备监控交通乱象,共建设155个路面监控点,其中接入平台90个;45个高楼监控点设备安装调试完31个,接入平台19个,现已全部投入使用。同时,对北京东路京东大道口、红谷中大道飞虹路口,以及火炬大街高新二路口、碟子湖大道沿线等9个路口,提出了设置安全岛、增设机动车道等工程改造的建议,报市交通改善办纳入交通改善项目。

  火车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南昌的形象,但也曾是“五车”之乱“扎堆”的地方。西湖区火车站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从公安、交警、行政执法局等单位抽调12名工作人员,同时聘请42名保安和清障人员,组建综合整治执法队,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开展“治脏治乱”行动,效果立竿见影。今年3-6月,火车站“五车”乱象已比过去同期少了一半以上。“现在南昌看起来比以前清爽多了,乱停乱放的车辆不见了,连最难整治的‘五车’非法营运现象也少了,变化太大了!”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居民李女士笑着说。

  多措并举整治交通“六乱” 。为进一步减少乱穿马路行为的发生,市交管部门采取口哨提示、拉绳管理等方式,协助民警加强对路口行人、非机动车的管理。特别是在八一大道、阳明路、阳明东路等行人攀爬绿篱、中心护栏行为突出的路段,安排民警及协警进行重点值守,发现一起、纠处一起。对车辆乱变道的整治,交管部门利用监控系统加大路口不按规定变道、掉头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据统计,我市查处“六乱”最高记录为一天6021起。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涉及方方面面,但我们老百姓最看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效。‘治脏治乱’后,家门口整洁有序,出门交通乱象少了,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民生成果。”市民赵先生如是说。(记者 万晓霞)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