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讲坛】柳和生校长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2.05.2016  10:36

      5月19日晚,应校团委的邀请,校长柳和生教授做客核新讲坛,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与师生共同探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东华理工的发展。校发展规划处、团委、相关学院负责人及学生共400余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柳和生校长就这场迟来的讲座向现场师生表示歉意。他坦言,虽然很早就受到了邀请,但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来成,也怕因为准备不充分让学生失望。但最终自己还是要来,因为作为校长,心里很在乎同学们。柳和生诚恳的语言和亲和的态度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随后,柳和生做了一个别具风格的自我介绍,他分享了自己从6岁上学到以全县高考第四名考入上海交大,到如今担任大学校长的种种经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句句精辟独到的解读,让同学们很受触动。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任何光亮的表面都是打磨出来的。我们可以被人生捉弄,但不要被人生捉住。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要执着的坚持下去!”他强调,人的成长路上,爱你的人往往是以你恨的人的角色出现。他感谢一路走来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给予自己谆谆教诲和良好启迪的老师,正是他们的教导让自己一路走到现在。
      围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题,柳和生首先发问:什么是大学?怎样才算是好大学呢?以此来引发大家对大学性质的思考。他指出,大学的根本使命要以学生为本,大学的四项职能中,人才培养是首要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都要围绕人才培养展开。而学校正在倡导的“回归本位,办好本科”,就是要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让学校回到人才培养的根本轨道上来。
      谈到对大学的认识,柳和生认为,大学之“”,在于培养具有大知、大识、大德,将来能成大为的人才。大学之大还有多的意思,学校的老师多,学科多、专业多、机会多、资源多、选择多等等,这也意味着要大开大合地学,大融合大交叉地学,大目标大动力地学,也极有可能是拉大差距地学,也是个人大起大落地学。综上所述,大学就是为大人开的学校,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再长大的学校。

      柳和生指出,世情、国情、社情的新变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到新阶段和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提出的新要求,都呼唤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发展。“行远而不忘初”。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是服务国家核工业事业的学校,历史上因“”成立,现在因“”成名,以后更要因“”成事。他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背景,就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核心在于法制、自主、民主、和开放。他结合实际,详细论述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学生参与等现代大学制度的五要素。
      谈到大学治理与现代大学制度,柳和生从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校三者的学校外部体系,以及处理好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团队、老师、学生等三者的学校内部体系出发,结合东华理工大学章程,论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即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核学科特色鲜明、地学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带动区域、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同时要加强学校环境创设,塑造东华理工精神,创设人文环境,建立科学规范制度,构建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体系。
      柳和生以多年的管理经验得出做好校长的心得:三个“合二为一”,一是“两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合二为一;二是“两体”,学校整体和个体合二为一;三是“两者”,学者和管理者合二为一。他表示,自己也始终以此自勉。首先要成为优秀学者,如此才能赢得尊重和爱戴。同时,由于繁重的行政工作,校长又难以成为顶尖的学者,但他立志要帮助更多的教师成为顶尖学者,只有顶尖学者才能带出好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得天下英师而服务之”,能做到这点,将是他作为一名校长的幸事。

      在交流互动环节,柳和生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大学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东华理工将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培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勤于思考、敢于发问的精神。
      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讲座中,柳和生既以校长的身份高瞻远瞩地向师生们解读了新时期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又以师长的身份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进行了循循善诱的教导,还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而轻松的交流。他平易近人的态度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受到了学生的广泛点赞。同学们纷纷表示,柳校长的讲座让他们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受到了鼓舞,以后将进一步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成长成才,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蒋昊  程茂权  图/张瑛琪  陈昌盛)

 

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