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这些孩子是真的好哇!”

10.01.2014  19:07

 

  夏扬帆今年53岁,熟悉他的人都喜欢叫他老夏。老夏是新建县的农民,平日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他喜欢一只手插在口袋,说话的时候会用手捂住嘴,一种想表达却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看着让人亲切。他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

  老夏最先“说出来不怕我们笑话”的是他喜欢看新闻,喜欢帮助人,所以近至街坊邻里,远到各县市区,总有人来寻求他的帮助;其次“不怕我们笑话”的是他书读得不多,不会用手机打字,更不会用电脑。所以在帮助别人时,每每遇到需要发短信的情况老夏就着急犯难,他也需要人帮助,帮他的人是一群管他叫夏叔,来自南昌大学的学生们。

 

热心肠”贡啸盈

广告专业的贡啸盈不是第一个帮老夏发短信的人,却是老夏最赞不绝口的好孩子中的一个。

老夏住得离学校近,偶尔会来食堂吃饭,总不忘带着准备发送的短信和要修改的材料一块儿来,因为学校有学生,“他们有文化,也都愿意帮我”。贡啸盈就是老夏找人修改材料时认识的。在老夏眼里,贡啸盈是纯洁善良的好孩子,“她热心肠,帮助人,像爱好一样。

今年7月,老夏得知一个农民兄弟刘双喜的妻子得了重病,急需救命钱。因为自己经济条件也不好,给不了太多资金帮助,老夏便找上了贡啸盈,两人一起想办法。

贡啸盈想到网络求助。她和室友将刘双喜的家庭材料整理成文,在微博和QQ空间上发布,希望引起爱心人士的关注。又和老夏一起找到相关公益组织,争取资金救助。通过不懈努力,两人共为刘双喜的妻子筹集医疗费近万元。

在帮助刘双喜一家时,贡啸盈时常感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四的她,虽然已竭尽全力,还是觉得自己帮到的不多。在得知刘双喜有一个与自己身高相近的女儿后,贡啸盈暑假一结束便回学校组织同班同学为其捐赠衣物。“这孩子心细,担心直接将衣物送过去会伤害小姑娘的自尊心,和我商量了很久,又联系她的叔叔,最后衣物分两次让叔叔捎了回去。”老夏感慨道。

事后,贡啸盈多次想去看望刘双喜一家,但最终都没能实现。“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做得还不够,很怕他们会感谢我。

难能可贵”冷维

贡啸盈和老夏都是热心肠。贡啸盈知道老夏出身农民,对土地和农民工的事情很关注,便帮老夏和南昌大学三农协会的同学牵线搭桥,促成了不少好事。

每周到工地为农民工兄弟免费放电影、发放书籍,是南昌大学三农协会的一项常规性公益活动。高安的农民工杨成便是在看电影时认识了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冷维。他们交换了QQ号,之后便经常保持联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后,杨成才透露自己的心事:小孩出生不久便得了重病,好不容易筹集八千多元来南昌治病,不料钱却在公交车上被偷了。冷维得知情况后,当天晚上就和同学们去医院看望小朋友,帮杨成出谋划策,想办法为他筹集医疗费。

      老夏助人为乐,在帮助人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冷维他们在自己帮助人的过程中遇上不明白的情况,都会主动向老夏咨询。在老夏的协助下,他们先后帮助杨成注册了微博,又开通了专门的银行账号,并向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反映情况。最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杨成的小孩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医疗费用的难题也在江西慈善总会和相关慈善机构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

老夏夸冷维他们最多的是“难能可贵,对非亲非故的人肯这么掏心掏肺的帮忙。”说到这,老夏又惯常用手捂着嘴,“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以前还担心现在的大学生有了能力,但不关注社会、帮助社会。但和南昌大学的孩子们相处之后,我又充满了信心。这些孩子是真的好,他们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

 

活雷锋”三农协会

2013年暑假,南昌大学三农协会筹备“三下乡”活动,在学校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到农村去支农支教。经老夏介绍,志愿者联系到了新建县松湖镇竹洲村的村支部,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在支农支教的十天里,12名志愿者组成的“阳光队”白天与农民朋友一起干农活,晚上给村民普及政策、法律知识,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因为是老夏牵的线,村民的好评便都反馈到他这儿来了:“这些孩子是真的好哇!当时好多人拉着我说这才是真正的‘活雷锋’!

他们刚到村子里没几天,村支部看他们那么努力,做了很多实事儿,想请他们吃个便饭,他们拒绝了;要走了,村支部想表达感谢,又去请孩子们吃饭,他们仍然拒绝。

农民朋友看到学生们每天自己买米买菜做饭,就摘了自家种的菜送过去,没想到他们又给送了回来,不肯收。实在推脱不掉的,学生们就坚持要按市场价买下来,村民不收钱,坚决不收菜。

老夏后来从村支部得知,南昌大学去支教的孩子们晚上都是借用村里的小学,几张课桌拼一起凑合着睡的,所有发放的书籍衣物都是募捐而来,而支教的一切开支都是他们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里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他们酷暑天也下到田地帮着干农活,村民送的冰棍一定是付了钱才肯吃。这些孩子是真的好哇!不娇气,有原则。

老夏说,志愿者们是在村民自发放的爆竹声里恋恋不舍地走的,村里的小孩拉着不让走,不少老人家都红了眼眶。

 

后记: 老夏书读得不多,总觉得他有很多话想表达,最后都化成一句感慨:这些孩子是真的好哇!找不出其他的形容词,只是不断重复着。他手写了一份关于这些孩子事迹的材料,整整五页,标题是《当代中国最优秀青年大学生》。

但无论是贡啸盈,还是冷维和他的三农协会,在接受采访中,他们说得最多的却是:我们做的都是应该做的,哪里值得表扬;他们最遗憾的是:我们现在都没什么能力,很多时候想帮,却真的觉得力不从心;他们最幸福的是:如果没有去做这些,我觉得我的大学不可能过得这么有意义;他们最希望的是:我们不是榜样,大家都能做到这些,而且肯定能比我们做得更好。

老夏认识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学生,他所认为的“最优秀”也仅仅是他个人的朴素评价。在偌大的校园里,其实还有更多这样的南昌大学学子,用爱心和行动,书写着当代大学生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