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樟坪村:土地流转 “转”出治安新变化

04.06.2015  11:13

   为民利民用“”做实事

  “以前经常会因为农田放水灌溉等问题发生争吵,现在土地承包流转让这种现象减少了很多。”聊起村里生活的改变,桑海开发区樟坪村村民余庆球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现在村里许多村民把土地承包给大户集中承包种植,收入增加了,村民收入提高后因为一亩三分地而争吵的事大大减少了。

  樟坪村位于桑海开发区,有一百多户村民,种植水稻为收入主要来源。  村民的收入普遍不高,常会为了一点小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如何才能让村民尽快致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樟坪村结合国家政策决定采用土地流转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期通过提高村民的收入来减少矛盾纠纷。“以前一亩地除去农药、化肥等开销,一年下来累死累活也就挣500多块钱。”余庆球说,现在把自己的两亩田地租给别人,光租金就比原来自己种植水稻收入高出不少。此外,自己平时在家还可以外出接一些临时活贴补家用。

  樟坪村村委会主任余顺勇介绍,通过流转土地,村民的收入普遍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也大为改善,就连社会治安、民事纠纷的发案率都同比大幅下降,2014年全村实现了“零发案”。农民从不理解到支持、从担心到舒心的过程折射出整个樟坪的新变化。下一步村里还将开展警民联勤、联村联防、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工作,形成全覆盖的群众防范网络。

  安义县战坪村:电话联防“”成村子互助网

  □陈俊奇 记者 邓振洋

  村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拨打电话“995”,周边有9户人家就会接收到求救信号,赶过来帮忙。如此方便快捷的“电话平安联防”措施是安义县战坪村与通讯公司联手打造的治安防范新机制。

  战坪村有70%的人口都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安全防范能力比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应对突发性紧急治安的能力,村里与通讯公司合作搭建了村民群防群治互助呼叫信息平台,每10户村民设置成一个联防小组,构成“十户联防”互助网。一户人家遇到危急情况时,一键拨打联防群组的报警号码995(谐音“救救我”),即可发出报警讯息,组内邻居就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求助信号,使村民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村民余木火告诉记者,“我患有心脏病,发病时喘不过气来,子女都在外打工,家里一老一小没人照顾。自从村里给每家每户装了995,需要帮忙时拨一下电话大家都来了。去年四月我心脏病发作,幸亏邻居及时赶到把我送到医院救治。

  村支书余升河介绍,联防平台有利于提高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安防范的意识,缓解个体防护能力较弱的压力,有效降低案件发生率。去年一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下一步,村里将通过QQ信息平台,使“995”联防报警电话可以联系到在外务工人员,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家里的状况。

  邓俊 记者 邓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