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风:中俄友谊,跨越鸿沟历久弥新

27.06.2014  12:27

  哈尔滨东南方向有一条“三大动力路”,因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和锅炉厂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坐落于此而得名。三个工厂均为新中国“一五”期间兴建的国家重点大型骨干企业,与苏联援建我国的重点工程有着不解之缘。(据6月26日东北网)

  中国的工业虽然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中国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起步则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其标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和里程碑,其中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更有22个落户黑龙江。在遭受全球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禁运的环境下,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中国的无私援助,使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中苏(俄)两国人民之间,也跨越了地理和政治的鸿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中国的援助,苏联是无私的。1952年国家准备在哈尔滨筹建汽轮机厂,苏联重型机械厂列宁格勒分院负责汽轮机厂的建厂设计工作,它为中国设计了一个当时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械厂。在哈汽轮机厂的建设中,苏联不仅为中国提供了80%设备,还提供了汽轮机的设计图纸和资料。在视技术为生命的工业社会,能这么无私地提供设备和技术,让我想起了之后中非坦赞铁路的修建,中国在非洲的殚精竭虑,同样与非洲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殊途同归,说的就是中苏和中非这样的经历吧!

  如果说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带有政治色彩,那么六七十年代的民间交往,则可视为跨越了政治的鸿沟了。七十年代初哈汽依然能从苏联引进各种前沿技术和设备,是哈汽轮机与“列宁格勒”的燃情岁月的继续,也是民间情谊的暗流涌动。

  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事实上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干,1980年陈云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深情的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而进入新世纪,东北,特别是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黑龙江,作为中苏情谊的见证地之一,在中俄的装备制造业合作上再普新的华章。

  中俄博览会的举办,是中俄深化友谊、深度合作的明证。中俄的合作既是双方资源、能源、技术上的相互需要,如今年5月,中俄签订价值4000亿元的天然气合作协议;也是中俄历久弥新的多年情谊、国家政治合作的需要。中国有投资的能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俄罗斯有资源和技术,如何盘活双方的优势和需求是摆在当前的一道难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俄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合作的领域也更深更广,中俄在财金、能源、科技等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笔者以为,在中俄博览会举办之时,以理智而清醒的头脑梳理贸易的每一项细节,以最大的诚信遵守协议,既是维护双方数十年深厚友谊的前提,也是双方的经济深远合作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