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风:治理“天价制服”需让权力透明

26.08.2014  12:02

  湖北当地论坛近日出现的一条爆料帖引网友热议。爆料人称,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招标公告,以49万元的预算采购150套制服,平均每套3266元,网友直呼“天价”。记者查阅国家规定的采购指导价最高为每套1955元。而黄石药监局本次的制服采购价要比国家标准高出一千多元。(据《新京报》)

  3266元一套的制服,即使这一套包括春服、秋服、冬服、帽子、领带等,对于一个略懂柴米油盐的人来说,第一感觉都是贵。更何况如今网络发达,信息公开的程度已经远远超乎某些官员的想象,只要稍微动下键盘,就知道国家的采购标准。黄石药监局的采购价一套竟然比国家标准高一千多元,这背后的是否另有隐情耐人寻味。

  超标采购,按黄石市药监局负责招标事宜的副调研员干淑萍的说法是,“我们的制服招标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的,不会高于国家规定的价格。”那么超标的背后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药监局不知道国家标准,干淑萍的回答只是狡辩;另一是药监局知道国家标准,超标是明知故犯。而事实上,此次招标由黄石市政府采购中心负责,药监局不知道国标尚且不可信,专门负责采购的黄石市政府采购中心岂能不知?那么唯一的答案恐怕就是明知故犯了。

  天价制服居然能够走过层层审批,暴露出了当前许多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的流弊。事实上,近年来不断出现类似的辽宁抚顺财政局“天价U盘”、乌鲁木齐某法院的“豪华按摩椅”和时下中科院的“6274元内存”事件。对政府采购的监管流于形式,甚至不小心被曝光之后,各个部门还相互包庇。监管不力的背后更是追责体系的缺失,从上述几个天价采购事件来看,鲜有人被问责,天价采购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

  天价制服背后更散发着政府腐败的臭味。当下某些地方政府的采购、竞标不透明、不公正,很多竞标的商家靠的不是产品的质优价廉,而是关系、后门下面的权钱交易。羊毛出在羊身上,精明的商家自然要把拔出去的毛找回来,于是类似“天价制服”也就被当权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去。

  说到底,“天价制服”只是权力不受监控所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而已。治理“天价制服”抓一个贪官,处理一个单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而已,要根除“天价采购”的病根,必须下猛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放到阳光下。要约束权力,一方面必须发挥纪检、审计、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比如审计部门的不定期审计,人大对各个政府部门的预算决算投票表决,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干预机制,来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惩戒;另一方面,权力的运行必须在阳光下,这就要让招标采购公开透明,要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步伐。只有当人民投下的不信任票真正有用,权力才有真正漂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