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翼 梦想飞翔 江西帮扶青年创新创业综述

21.05.2015  12:24

  江西日报记者 宋 茜

  创业精英在这里巅峰较量,创业想法在这里激情碰撞。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不断涌现青年创业领军人物,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潮正风起云涌。

  青年梦想,离不开沃土的滋养。搭建创新创业基地、形成运转机制、推动“互联网+”……我省广大青年以青春为羽翼,梦想在赣鄱大地上恣意飞翔!

  创新创业基地吸引青年目光

  奔涌的“创客风潮”预示着我们正迎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省委书记强卫对青年创新创业非常关心,指出“优秀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热情扶持”。

  为满足广大青年日益强烈的创新创业诉求,我省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在南昌、九江、抚州、景德镇等地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着力构建“苗圃─孵化”链式服务平台,让青年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

  来自河南的郭赞是景德镇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的一名创业青年,他的近200平方米工作室,房租第一年全免,至少给他减少了几万元的负担。对于刚创业的年轻人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28岁的郭赞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创业路上的华丽转身——由最初的两人创业到带动12人就业,去年上半年销售额20余万元。如今,在这个基地里,像郭赞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就有64户。

  让每一个有创业愿望的青年获得自主发展、创新创富的空间。2014年,共青团江西省委在全省探索建设了创业咖啡、青年空间等青年创业“苗圃区”,建立两个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8个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入孵企业提供政策、培训、推介等全方位创业服务。

  创业导师助力青年创业

  青年创业者喻云带着他的“微平台二次开发”商业项目参加“赢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导师带徒”环节,喻云师从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最终他的“V+智慧商业”创业项目获得黄代放公司股权战略投资。

  “导师在智慧城市、智慧商业等顶层方案设计和人才支持上给予我很大点拨,这对我创业的观念影响很大。”喻云说,正是团省委和导师的支持和指导,他的创业方向和思路才更加清晰。

  在第二届“赢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团省委启动了第一期“导师带徒”,来自科技、商业、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精英企业导师与大赛30强选手结成对子,通过电话、网络、跟班学习、合作等方式和徒弟实现互动、帮扶。不少创业选手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个人获得了成长,创业也获得了发展。

  创新创业路上,缺乏经验是困扰广大青年的普遍性难题。团省委直面创业青年现实诉求,着力构建“大赛+基地+政策+导师”的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一条龙”机制,成功举办了“赢在江西”等系列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广大青年赶走创新创业路上的这些“拦路虎”。

  以各类青年企业家为主体,我省已组建十几个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其中,省级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有50位成员,他们先后走进全省40余所院校、15家企业开展了60多场创新创业宣讲活动,“一对多”指导创业项目或团队30个,受到了创业青年的普遍欢迎。

  “互联网+”助推追梦青年前行

  积极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还必须紧跟“互联网+”的时代步伐。

  面对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态势和由此带来的商机,我省自今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国青年APP大赛。团省委负责人表示,江西将通过汇聚全国的优秀APP项目和APP创业团队,引入天使投资对接团队,推动在共青城打造中国APP产业孵化基地,让更多有志于在APP领域创新创业的青年,获得强大的产业链条支撑。

  瞄准农村电商创业,我省充分发挥基层团干部在农村熟人社会中“”的关键作用,采用互联网+共青团+服务三农的运作模式,结合农村青年日常生活、交往、创业方式,依托“青创者”APP应用系统构建直接覆盖到乡(镇)、村的交易平台、交流平台、培训平台和服务平台,着力打通信息化条件下农村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资金是创业成功的必要保障。我省依托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汇总梳理各地区现有扶持创新创业政策,在孵化基地整合形成落地有效政策包,为入孵企业提供税费减免、项目补助、贷款融资等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务实有效的创业政策供给机制,并争取到全省5亿元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团组织推荐的青年创业项目。

  帮在关键处,助在紧要时。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追梦青年,在江西这块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地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