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里的“3D”梦 看全南“立体多维”发展林下经济
“改革转型发展”处处激荡人心。种树、砍树、销售原木材料……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在转型发展的浪潮中渐渐“沉溺”。在打造“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现“绿色崛起”中,如何向广袤的森林资源要效益?怎样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近日,记者走进全南县,探析其林下经济的立体发展之路。
林药丰茂,“活络”山林经济
近日,在全南县小叶岽茂密的森林里,原本杂草落叶满地的林下山地已被一畦畦长势旺盛的石蒜取代。在簇簇绿肥红瘦的石蒜丛中,以发展林下产业为主的全南高峰公司负责人钱伟民正弯着腰查看石蒜的长势,他说:“这是我们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药用价值高。”
全南县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91万亩,占该县国土面积的84%,森林覆盖率达87%。靠山“吃山”,然而,单一的林业经营发展模式,让全南林农生活捉襟见肘。如何让林业产业效益最大化?全南县创立立体多元化发展模式,林花、林菌、林禽、林药等各类林下经济“百花齐放”,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高峰公司林下种植石蒜就是其中的一个“生金样本”。“发展林下种植石蒜,不用建遮阳大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森林火灾虫害。”钱伟民介绍说,除了花色艳丽,外观价值高,石蒜还可以提取石蒜碱,是治疗癌症的药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在10年间,公司种植石蒜的面积由300亩扩张至6000亩。“石蒜每4年采收一次,亩产鲜石蒜6000公斤,以每吨5000元计算,扣除肥料等生产成本,每亩每年纯收入3500元左右,仅石蒜收益每年就为公司创收2000多万元。”
发展林下种植,技术资金是关键。“种植公司的‘实战’经验和我们林业技术理论相辅相成,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全南县林业局技术骨干温华明说,他们整合农业、水利、医药等部门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实地进行技术指导。除了中央财政对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每亩500元的草本药材补助,该县财政每年单列一定的专项资金,培育一批典型的林下经济大户,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林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予以命名和挂牌认定,给予扶持。目前,该县已发展起石蒜、金线莲、厚朴、黄柏等林下种植经济体100多个,林下种植面积达6万亩。
林禽欢唱,“喧腾”寂静山林
林下养鸡,鸡吃虫,还吃草,不仅节约土地、饲料成本,而且鸡粪肥地,树林长势好。在南迳镇大田村丰源雉鸡养殖基地,只见几处简易鸡棚掩映树荫之中,一群群毛色光亮的雉鸡,活跃在树荫下、草丛中,四处觅食……
“深山茂林好养雉鸡。”谈起林下养雉鸡,谭志强充满感慨,2010年他在村里饲养了2000羽雉鸡,由于圈养,雉鸡肉质疏松,在市场上总是卖不了高价。左思右想,他承包下村里100亩山林,把养殖场迁进深山,开始林下“生态养殖”。
“我养的雉鸡,全部放养在树林里,每天吃的是‘营养餐’,喝的是‘矿泉水’。没事的时候,这些鸡跑跑步、上上树、跳跳高,不但免疫力强,下的蛋也是‘纯绿色’的。”谭志强一脸自豪地说,林下养殖,鸡肥树壮,他承包的这片林地在他接手时,还只是些小树苗,由于鸡粪肥地,如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好产品,养在深山有远客。“以前,鸡快上市时,四处找买家。如今,生态饲养的雉鸡,刚投入市场,识货的商家就一抢而空,120元一只,还供不应求。”谭志强说,明年还得再租个200亩山地,让“绿色”梦想在山林间蔓延。
林下养殖能致富,谭志强带领村民进山“淘金”,组建起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签订购销合同。“今年我领养了500羽雉鸡,有合作社提供技术,成活率达99%,市场也有保障。”社员钟金友说。在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全南县发展雉鸡养殖户100多户,年出栏雉鸡8万羽。
林花争艳,“点缀”苍翠崇山
驱车穿越寻茅线,公路两旁重峦叠嶂。“一亩林地大概能栽3000盆兰花,基本上把林下的空地都利用上了。”在全南县金龙镇来龙村幽兰林下花卉基地,正忙着培土、种花的工人张清源说。
林下种植花卉苗木,全南县已有成功实践。“随着城市建设、乡村城镇化,人们对环境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花卉苗木市场也越来越广阔。”基地老板李艳红说,兰花喜阴凉,在林下种植,符合它的生长特性,而且山林每亩80元的租金,远远低于农田租金。
兰生幽谷有人识,培植深山遗远香。“花开清香四溢,游客纷至沓来。”李艳红说,以兰花为媒,基地在山里建起了休闲长廊,开花时节,赏花、购花的游客络绎不绝,除了销售花卉苗木,旅游收入也十分可观。
“多元立体发展才能让山林‘流金淌银’,使林农口袋‘日渐丰盈’。”全南县林业局局长叶韶华说,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与造林绿化、城乡美化、旅游观光相结合,在林下套种兰花、银杏等花卉苗木,延伸了林下经济产业链条。
据了解,全南县目前发展集中连片林下花卉苗木基地16个,面积5000多亩,年产花卉15万盆,苗木2万余株。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李关平 黄伟玲 记者曹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