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检察机关今年以来 查处县处级以上官员34人

23.05.2015  15:49

  今年1至4月,江西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17件645人,其中大案351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案34人(厅级5人),有罪判决224人,同比上升8.7%,有罪判决率100%。

  5月22日,江西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检察机关出台的一系列新举措向社会进行通报并解读。其中,“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追责行政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建立行贿犯罪人曝光机制”等概念均是检方首次提出。

  我省首次提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早在2008年,我省就已作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尝试。新余市仙女湖有两家企业生产倾倒废弃物,影响周边群众生活,环保部门却没有及时介入。随后,由当地渝水区检察院代表仙女湖周边居民提起公益诉讼。最终,一家企业进行整改,一家企业整体搬迁。

  此次,江西省检察院提出五项创新性举措,其中三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首次提出“公益诉讼”概念,并将其纳入实施议程。此举将针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刑事司法手段无法追究,行政主管机关怠于履行职责,或者没有其他适格主体提起诉讼的情况下,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我省还将探索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犯罪及背后职务犯罪的追查力度。此外,检察机关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探索回复性司法理念”,对主观恶性较小、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对破坏结果进行补偿或补植复绿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全省3年来行贿档案查询超12万次

  据介绍,检方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发现,行政违法行政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不作为、乱作为。此次,省检察院提出建立督促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制度,对这类“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行为予以追责,这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称,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渎职犯罪案件,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同时,严查行贿犯罪案件。

  2012年以来,全省机关共收理并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127030次,发现有行贿犯罪记录265条,涉及198个单位和346名个人。这些有“案底”的单位和个人分别被作出限制准入、取消投标资格、扣除一定信誉登记分的处置。

  此次,省检察院提出建立行贿犯罪人曝光机制。对经过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行贿犯罪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外,一律将主要案情、行贿人姓名等情况在媒体上公开,以遏制行贿犯罪的高发势头。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谌恒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