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职场“男神”是怎样炼成的

19.02.2014  13:09

原标题:楚汉职场“男神”是怎样炼成的

萧何追韩信 郭德福绘

仇英 《临宋人书册十三

史上秦汉职场

人至极品便成为“”,例如最近流行“男神”和“女神”,但“”也有其生长过程和成长历程,最近复又风靡的野蛮“女神”,网上挂出其早年的肉脸照,实在惨不忍睹,更说明“”是从丑陋的“毛毛虫”成长起来的。

秦汉之际的战神,当然是项羽与韩信二人,而更神奇的是,这两位“”,根本看不到其“毛毛虫”的阶段,他们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如同高山陡立在平原上,就已完全具备“”的品质,这是怎样一种文化现象呢?

战神系列一:

韩信不屑找工作 要当就当高管

不用多介绍,大家都知道韩信同学那段不堪的生存史。小韩曾经是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常在亭长家里蹭饭,不是周末节假日去蹭,而是长年累月地蹭,严重威胁到这位小公务员家的口粮安全,后来被亭长太太扫地出门。

后来在河边钓鱼,饥寒交迫,幸亏洗衣服的阿婆大发慈悲,拿自己的便当给小韩当口粮,才让小韩免于沦为饿殍。

韩同学混得这么惨,不是他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不找工作。读史书就知道,《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这段话道出了奥妙。秦在统一天下后,实施怎样的就业招聘制度,不得而知,但肯定还是为韩同学提供了就业机会的。

韩同学面临的就业机会有两类,一是进入秦政府机构,当小吏,例如吊儿郎当的刘邦也当了个亭长,生存不成问题。要取得这个职位,需要表现好,获得地方的推荐,但小韩实在是不争气,家里又穷,脾气又硬,表现不咋样,地方上肯定没兴趣推荐他。当小吏这条途径是没辙了。

二是从事商业,赚钱养家糊口,但小韩显然对这个没兴趣。

两条路都不通,小韩只好蹲在河边钓鱼喝西北风,或者四处蹭饭吃了。

韩同学找不到工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朋友,缺乏人脉。钻人裤裆这件事一直用来赞扬韩信能屈能伸,但读到这里也要动动脑筋,为什么韩同学要忍?答案还有一个——因为没有人帮他。试想如果韩同学也像刘邦一样,有一帮屠狗的哥们,有几个在县衙门混的小吏,谁敢要他钻胯?

韩同学为什么没有工作,为什么没有朋友?答案只有一个——不屑于,没兴趣。他心里也许这么想:凭哥的素质,去当小吏,去结交那些狐朋狗友,简直是侮辱哥。

带着这种不屑的心态和目光,韩信进入了职场。第一家就职的公司是楚公司,老板先是项梁,后来是项羽。生存应该不成问题了,但韩同学对工作的要求不同于常人,他追求的是成就感,要成名立业,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成就感,于是又跳槽去了汉公司。对于跳槽动机,史书说得好:“无所知名。”在楚公司干了一段时间,走到大街上还是个路人,没人知道你的尊姓大名,有意思吗?所以,还是走吧。

来到汉公司,第一份职业是“连敖”。连敖啊连敖,看来得慢慢地熬,韩同学还是没兴趣慢慢地熬,上班时间酗酒发牢骚,表现极其恶劣,差点被砍头;看他闹得厉害,总算升职当了搜粟都尉,换了间办公室,还是干得马马虎虎。

小韩同学,你不在公司的一线车间和基层单位好好干,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你到底要折腾什么?

答案揭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答案揭晓人是萧何。韩同学要当的是汉公司顶层高管——“大将军”。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好歹也得从士兵做起来,韩同学想要的却是一步登天,没有经过任何生产车间和科室的历练,直接登上顶层,这能行吗?

史实证明,行!从匹夫到大将军,没有任何过渡,韩信做出了不仅让周勃、樊哙、曹参等同事瞠目结舌的成绩,而且还做出了让历史也瞠目结舌的成绩。“声东击西”、“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成了以后军事教材的著名范例。

韩同学怎么会有这样跳跃性的发展?后面再说。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