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生态之美

09.04.2016  01:38

  □陈青峰

  一个字如果生动优美,那它的字势就是生态的。楷书是正书,以静态整齐为美,但这种静态整齐并非是整齐划一的刻板,而是一种静而欲动、“不整齐的整齐”,其结字原则是平衡与变化。平衡中有点画的争让变化,点画的变化形成字势新的平衡与和谐,由此建立一种生态的秩序之美。

  重心安稳是工整的本质,所有的点画平衡与变化都是围绕重心来展开的,而这种变化也是“随心所欲而不逾距”。这个“距”也就是对重心的把握和对点画变化幅度的掌控。楷书的生态之美也体现在其中。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固定的点画结构和包涵的字意,这样它才会成为一个“字”供人认读,并辨别出是这样一个“字”而非那样一个“字”。但每一个字的点画布势安排又有着许多变化,人们笔下写出的楷书有美丑之分,原因就在于此。有的字本身就是整齐平正的,笔画及部首的变化,可以使之“稳中稳”,也可以使之“险中稳”;有的字本身就是偏斜的,笔画及部首的变化,也可以使之重心平稳、斜正生奇。

  楷书的生态结构生动有趣。它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多样:因为重心安稳、平正匀称而端庄静穆、雄秀浑厚;又因为疏密、穿插、连贯、容让、向背、偏斜、参差而点画得宜、争让得势。这种生态之美辩证而统一。点画的粗与细、长与短、平与斜、直与弯、疏与密、连与断、顾与盼、呼与应、收与放;部首的宽与窄、高与低、大与小、向与背、斜与正、争与让、开与合、紧与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对立而统一就是美,对比而协调就是美。这些似乎是矛盾的点画部件组合,在长短参差、高低错落的变化中最终统一于稳定和谐自然的秩序与整体格局,形成一种纵横低昂、生动多姿的美感和情趣。尢其是抓住主笔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使方正字中有收放之趣,偏斜字体有求正之奇,可以平衡字势,彰显特色,突出趣味横生的生态效果。总之,生态之美,美在布势自然、和谐生动。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问题,需要有妙造自然、手眼精准的大手笔作出到位的点画安排。而作为构件的点线本身也应该是生态、遒丽的。主要是中锋用笔所体现出来的力量感,它来自于功底深厚老到的用笔技巧。起笔有藏锋露锋,行笔有提按顿挫,收笔有轻重缓急。“起笔蹙衄,如峰峦之状,杀笔亦须存结”,圆笔方笔,起收变化,自然天成。古人所说的用笔方法:“屋漏痕”“锥画沙”“折股钗”“丰筋多力”等都是强调自然而有力感。点如坠石、画若夏云、钩似屈金、戈如发弩、横为玉案、竖似铁柱、撇如用篦掠发、捺有蚕头雁尾呈一波三折之势等说法,都是生态的譬喻。由此可知,楷书的生态之美,美在自然天成而充满活力。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