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港府楼市辣招见效 地产商暴利时代告终
中新网3月2日电 香港《大公报》2日刊载署名文章《地产商暴利时代告终》,文章指,随着香港特区政府持续重手增加土地供应以及一系列楼市辣招见效,楼市疯涨狂态不再,香港目前平均只有30%多的毛利率,在一两年后更可能进一步收窄至10%水平而已,地产商暴利时代可说已经告终。
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香港特区政府持续重手增加土地供应以及一系列楼市辣招见效,楼市疯涨狂态不再,楼价转而拾级而下,加上建筑成本不断上升,令香港一众地产商售楼边际利润大缩水,目前平均只有三成多的毛利率,在一两年后更可能进一步收窄至一成水平而已,地产商暴利时代可说已经告终。
楼市不振薄利多销
过往曾经一段时间,政府卖地放慢手脚,当年错误采用只适合于楼市处于下跌周期的勾地制度,结果种下土地供应不足、楼价失控地上升的祸根。2009年至2012年的四年间,住宅楼价竟然暴升一倍,在这期间楼价升得疯狂,成为地产商售楼黄金年代,近乎对本对利,盈利大丰收。
然而,好景不常,特区政府2010年开始实施主动卖地政策,增加土地供应,遏抑楼价升势,相关政策渐见成效,供应量逐步增加,预测今年住宅落成量达1.5万多个,创八年新高,遏抑楼价升幅。2013年二手楼价仅微升3%,远低于2012年的20%的升幅。
建筑成本蚕食利润
与此同时,政府连番推出一系列管理需求的楼市辣招,投资客与外地客买家纷纷退市,成功“驯服”楼市狂牛,楼价见顶回落,迄今二手楼价格对比历史高位回落了5%,跌幅有扩大之势,令地产商售楼边际利润大为缩水。
更重要的是,近年香港建造业人手紧张,工资持续急涨,升幅更高于通胀,结果高昂的建筑成本大幅蚕食地产商售楼利润。目前一般私人住宅物业每平方英尺建筑成本动辄逾四千元港币,若然是豪宅物业,每平方英尺建筑成本更可能高达五、六千元,长实主席李嘉诚也直言一些楼盘建筑成本比地价还要高!
料毛利降至一成多
由于建筑成本升势有余未尽,而楼价却转势向下,地产商售楼边际利润无可避免持续受到挤压,目前30%多毛利率将跌势未止。最近外资大行瑞银预测香港六大地产商在2015、2016年的平均售楼毛利率,分别降至20%与40%。如果届时楼价跌幅超预期,地产商售楼随时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
香港地产商只能面对现实,采取薄利多销、货如轮转的售楼策略,以维持盈利一定的增长。(罗国伟)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