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牛皮癣”到底该咋治?

21.11.2013  20:25

  墙上贴、门上夹,各类小广告把南昌贤士二路社区170号单元楼的居民逼急了

  6位老人组建了楼院自治小组,换电子门、重新粉刷楼道、门口贴警示牌……

  但在南昌很多社区里,小广告“遍地开花”依然难根除,大家来说说

   开锁修锁、家政服务、疏通管道……各式小广告充斥楼道,洁白的墙壁面目全非,市民对此怨声载道。在南昌贤士二路社区170号单元楼,两年前也是这样一番景象,如今却整治一新,墙壁白净如初。

   这得益于去年1月,6位老人组建的社区首个自治楼院综治小组。抱着“实在看不下去”的想法,他们筹集资金,换电子门、重新粉刷楼道、门口贴警示牌,170号单元楼自此再也看不到小广告的身影。

   如何才能摆脱“牛皮癣”的包围,一直牵动着无数社区居民的心。贤士二路社区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社区?11月20日,记者就此展开了走访调查,希望寻得根治小广告“良药”。

章江路社区楼道内小广告遭粉刷后又被贴上

贤士二路社区170号单元楼整治一新

  ●单元楼小广告泛滥 六位老人有妙招

  20日上午,记者在贤士二路社区170号单元楼内见到了黎光老人。黎光老人是这里的第一批住户。“1998年房改后,单元楼里面流动人口多了,环境变得复杂,也很难管理。”黎光说,单元楼的门也年久失修,人员进出容易,楼道和墙壁渐渐被小广告“侵蚀”,楼院环境也是“脏乱差”。

  2011年1月,79岁的黎光和其他5位退休老人组成楼院自治小组。自治小组成立后,黎光带领自治小组逐一上门入户,争取住户们的支持,最终筹集到1.6万余元维修资金。把单元楼铁门改成电子门,重新粉刷楼道墙壁和楼梯扶手,单元楼整治一新。有了电子门陌生人很难进入,楼道里也很难见到小广告。170号单元楼也成为社区里的“模范楼栋”。

  ●南昌多数社区遭小广告困扰

  不仅是贤士二路社区,在南昌其他社区,小广告泛滥成灾一直是居民的“心头大患”。20日,在东湖区章江路社区内,居民李先生正为此事头痛不已。“我们多次向居委会反映小广告的问题,居委会也经常派专人巡查整治,但往往是旧的刚抹去,新的又上墙。”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小区楼院年代久远,难以封闭管理,才导致今天的困扰。

  记者在章江路社区看到,小区楼栋内满墙都是油墨喷上去的广告,内容都是“专业疏通水道”、“专业搬家”、“换煤气”等。

  通过换电子门实现“闲人免进”,贤士二路社区170号单元楼将小广告张贴者拒之门外,重新粉刷又使得楼道焕然一新。但记者走访后发现,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很多社区难以做到全封闭管理,这也给了很多小广告得以遍布楼栋的机会。

  看到楼道内被小广告占领后“惨不忍睹”的墙面,不少居民在表示心烦和无奈的同时,也纷纷想出各种办法加以应对,同贴广告的人打起了“自卫战”。社区干部也经常是拿起工具向小广告“开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广告清理治标易、治本难的弊端再次凸显。

  ●要明确管理主体严厉打击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非法小广告印制张贴已形成了一个行业,有一套独特的操作办法。经常是雇专人到街头或者社区张贴,手段隐蔽,且时间经常选择在凌晨。为防止小广告被清除,这些人还逐渐将涂料升级,由最初的不干胶条,到喷枪,再到难清洗的油墨涂料,黏合力也是越来越强,成为城市管理难除的“牛皮癣”。

  南昌青山南路社区多名工作人员认为,要根除小广告,一方面需要明确管理主体,特别是针对无物业小区的小广告清理,究竟该由谁来负责,毕竟社区缺少人力和物力,还没有执法权。另一方面,必须从源头治理小广告,建议公安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加大处罚力度,严惩组织散发非法小广告的单位,以及印制小广告的非法经营户。

  也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楼道内的小广告,从内容上来说大多都是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信息,尽管乱贴乱画影响了美观,但有些信息却又是市民平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有人建议在小区内部专门开辟一块地方,例如宣传栏或者信息张贴栏等,将对居民有用的信息集中张贴在一起,也能有效减少这种乱贴小广告的现象。

  文/图 记者金路遥 实习生金官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