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铸就伟大师魂

09.08.2016  03:37
江西教育网特约评论员   刘  辉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定义了知识的作用:知识让人开阔眼界,升华境界,助推一种道德的美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传授知识,根植道德的作用。   古往今来,许多名师正是传道授业的完美结合,流芳百世。他们的教育故事,树人精神,成为楷模,写进诗书,刻进历史。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树颇丰的栋梁之材,也成为了后世教书育人的典范。于是,文明向前,知识不断更新,人类前行的脚步更加矫健。于是,就有了对老师这一职业的价值评价和美的呼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灵魂是不朽的,它永生在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形成,是知识的堆砌,是知识的正本清源和不断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如泥瓦匠。专心致致,匠心独具,知识之基就牢,知识之墙就美,反之,就会百孔千疮,南辕北辙。这个过程,既是寂寞的,也是清贫的,还是艰苦的。然而,老师的职业与泥瓦匠又有区别,有的教师和泥瓦匠一样,被人称为“教书匠”,往往只是满足于简单性重复和机械性“”人,而忽视了更为重要“” 人。而相反地,教育家们,不光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视立德树人,给学生传播新的、积极向上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走心,因为立德,所以广为人接受和崇敬,所以才能成为教育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能既“教书”又“育人”的老师,也必然会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崇敬和褒扬。   曾经有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瓦尔娃拉献身教育事业的故事,感人致深。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个偏僻的山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升华,成为祖国各条战线建设才俊。瓦尔娃拉用自己平凡朴实的故事,塑造了一种特殊的教师人格力量,那就是师魂。它随着电影《乡村女教师》在世界各地的上演而不朽。鼓舞着许多的人,选择老师的职业,鼓舞着许多的人,到艰苦的地方扎根,将知识的种子,文明的种子,播在充满希望的土壤上。   在江西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像《乡村女教师》中瓦尔娃拉一样的老师,耐得住清贫,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高安大城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陈腊英,正当她花样年华,事业进取,一场肾病危及生命——可为了工作、为了她深深热爱的讲台和孩子们,一次次晕倒在讲台;被学校强制性停课去住院治疗,她住院又要求出院,带病坚持上课持续近四年之久!铜鼓县阳光益智康复中心主任刘宜芬,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本是县里重点培养的村干部,自己还有一个乐队,一年收入五万多元,但是,为了那些智障儿童,她辞去村干部,办起了康复中心,成为了30多个智障孩子的妈妈。这样的优秀老师还有许多许多。   但是,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也有一些不甘清贫、心里浮躁的人,在老师这个岗位上,要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有的满腹牢骚怪话,不能为人师表传递正能量,误人子弟,有的选择离开,去追求自己所谓的生活和价值。不同的追求,形成不同的师德,不同的师德凝结成不一样的师魂。在教育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老师传播着知识,同时还传播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值得高兴的是,江西省教育厅正在开展的“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许许多多安贫乐教,扎根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将以他们鲜活的事迹与形象,由幕后走上前台,更重的是通过他们,“师魂”这两个字将走进人们的心里。她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成为榜样的力量,铸就新时代的师魂。江西省教育厅通过这一活动,对这些教师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的弘扬、表彰、宣传,必将和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瓦尔娃拉一样,鼓舞着更多的人,选择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必将鼓舞着更多的教师把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与理想。白发皓首,不改初心,为人师表,无怨无悔。       (作者简介:刘辉,中学高级教师,铜鼓中学党支部书记,全国知名网络新闻评论员,时评人,专栏作家)   编辑:吴永亮 审核:罗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