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有“颜值”更有温度——樟树市以人为本建设美丽幸福城市纪实

05.12.2016  09:05

  陈利刚 向 斌 熊奕珊

        中国江西网讯 街头巷尾,干部群众投身市容环境整治,争当城市“美容师”;交通路口,“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风雨无阻,引领文明出行;公园广场,公共绿地郁郁葱葱,令人向往……初冬的樟树市,处处涌动着激情与温暖,呈现出一幅美丽温馨的城市画卷。

        近年来,樟树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的目标,不断推进城乡面貌大变样、生态环境大改善、民生幸福大提升,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温度。该市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等荣誉。

        大手笔投入、大气魄建设,城市长“大”变美了

        城市有魅力,才能聚人气。科学构建城市发展格局,拉开城市框架,是樟树市决策者孜孜以求的课题。经过反复调研,该市确立了“一江两岸、三园四区,西扩东调、南优北进”的城市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新城扩建、老城改造和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为夯实城市基础,该市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打响了城市建设三年升级战,全面推进赣江二桥及经楼高速连接线、赣江大桥改造、105国道改造、城市防洪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保障性住房等50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城市资源承载力。

        按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理念高位推进滨江新城建设,新城路网、滨江中学、武林小学、农民安置小区等项目全面建成,三馆合一、四校合一、中医院、商会大厦、龙溪河湿地公园等配套项目有序推进。加速推进旧城改造,投入43.6亿元实施棚改项目39个,老城区道路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等工程扎实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樟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2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超过2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52.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14平方米,城区每隔500米就有一个绿地公园,中等城市的框架和格局日益显现。

        建管并重、扮靓城市,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城市长“大”了,如何留住美丽?樟树市的做法是坚持建管并重,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樟树城区三轮车载客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不少车辆达到报废年限,安全隐患极大,加上一些车主交通法规意识淡薄,市民多次呼吁取缔三轮车。然而,三轮车客运涉及1000多户家庭,大部分是下岗职工,如果强行取缔不仅会引来车主的不满,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如何解决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经过深思熟虑,樟树市采取收购奖励、分流安置、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对1037辆三轮车全部实行有情取缔,并妥善解决三轮车主的再就业问题。

        管好城市,更要护好生态。该市投入近7亿元全面打响工业污染、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城区扬尘污染、餐厨垃圾污染五大专项整治攻坚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宜居。在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举全市之力启动省级卫生城创建活动,100多个部门单位1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联创共建活动,200多支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卫生劝导志愿服务,20多所中小学校2万余名学生参加“小手拉大手”创卫签名活动,使爱护环境、遵守秩序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和共为。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发展也是为了民生。樟树市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实施了滨江新城征迁、城乡公交一体化、棚户区改造、教育园区改造、秀美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去年全市仅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达38.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6.7%。

        每到周末,昌傅镇兰溪村农民陈建平都要花1元钱,坐上开往40公里之外城区的公交车。陈建平说:“以前进趟城看儿子、儿媳不容易,来回车票要20多元。现在好了,公交车开进村,票价也便宜了。”近年来,该市把城乡客运一体化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市财政每年兜底补贴1800余万元,将城乡客运班线票价一律下调至1元,开全省县级市先河。

        2013年,因城市发展需要,樟树市启动滨江新城建设,对武林村18个村小组实行整体征迁。为保障群众利益,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并投资7.8亿元建设了4个高档农民安置小区,按照“拆一补一”的原则对征迁户进行就地安置,并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再就业问题。去年,3343套安置房顺利分房到户。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