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多方协作共谱“旱改水”和谐曲

29.09.2015  18:39
 

今年来,樟树市切实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新要求,强力推进“旱改水”工作,科学谋划,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共同谱写“旱改水”和谐曲。

以服务发展为主线,做到“四到位”。 领导重视到位。 该市将“旱改水”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主要领导多次在会上部署调度,分管领导多次赴现场督查调研,使“旱改水”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调查摸底到位。 该市以“二调”数据库为依据,以乡镇为单位,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全市范围内的旱地面积、位置、坡度及土壤条件等进行细致地调查摸底,建立“旱改水”后备资源台账,制定“旱改水”年度工作计划。 部门协同到位。 该市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国土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监管、验收等,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部门负责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农业部门负责对新增水田质量的鉴定,乡镇具体承担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资金保障到位。 该市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从市本级财政及时拨付资金,并研究制定奖励政策,按照报备新增水田面积给予“旱改水”项目所在乡镇1000元/亩的奖励,基层国土资源所200元/亩的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工程质量为关键,严把“四项关”。 把好项目立项关。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周边有水源保障、土壤质地均匀的地块进行申报立项,在立项前组织国土、农业、水利等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做到选址科学合理。 把好项目规划关。 该市择优选聘技术单位,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实际需要设计泵站、灌排水渠等工程,及时申请专家评审,从源头上把好工程建设质量。 把好项目质量关。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市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六项制度,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施工,监理单位做到与施工单位同步进驻施工现场,切实履行监理职责,项目所在乡镇坚持现场服务,定期召开工程建设协调会议,密切配合工程施工,市国土等部门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实行一天一调度,一周一汇报。 把好项目竣工关。 旱改水”项目竣工的成败就是改造的水田能否种植水稻,并满足水稻生长条件。该市在项目完工后,乡、村、组、户逐级落实耕作主体,签订承包合同,并与项目所在乡镇签订工程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新修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效益,积极引导承包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规模经营,切实做到新增水田不撂荒。

以群众满意为目的,达到“四满意”。 项目选址群众满意。 旱改水”项目选址时,针对个别农户对“旱改水”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该市加大“旱改水”工作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深入农户家中,将其重要性和所带来的实惠一一向群众讲明,做到群众不同意改造的不立项,切实让群众满意。 规划设计群众满意。 在项目规划设计时,该市国土、镇村干部等与设计人员深入项目区实地踏勘,和当地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尽力满足群众生产生活要求,使沟、渠、路等设计更符合民意和实际,确保工程排灌畅通,便于耕作。 工程质量群众满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聘请监理单位外,该市还邀请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管,规划设计有变动、工程质量有问题等立即现场整改,做到工程建设公开透明,让群众知根知底,工程质量群众把关、群众放心。 后期效益群众满意。 该市通过政府投资改善“旱改水”项目区道路、沟渠、田块平整度等基础设施,并给予300元/亩培肥补助至土地承包户,从原来经济效益低的旱地改为经济效益较高的水田,且有效地提高了土地承包流转价格,如:该市临江项目流转价格从无人问津提高到305元/亩/年,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经济收入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据悉,该市今年来已验收“旱改水”项目1个,新增水田601.8亩,为宜春市首个验收的项目;已立项拟实施“旱改水”项目1个,预计新增水田550.2亩,待农作物收获后便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