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村村有

02.11.2014  11:00

日前,江西省瑞金市又有一桩“模拟法庭”成功调处村民纠纷的故事广为人知:原来日东乡陈姓与刘姓两位村民发生山林权属纠纷,几近大动干戈。村委获悉后,“模拟法庭”迅速介入调解,经过调查取证,“开庭”审理:陈姓与刘姓村民分别选出5名代表在庭上陈词说理,3名有威望的村民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评理,并将各方不正确的地方一一指出,最后作出了陈姓村民占65%的山林承包经营权,刘姓村民占35%的“判决”,对此结果,两位村民均表示服从。

俗话说:“牙齿和舌头再亲,也有打架的时候。”乡里乡亲为争宅基地、水源、山林权属等闹得脸红脖子粗,在所难免。然而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写份诉状到法院去打官司,一没精力,二不划算,还影响邻里关系。但如何解开这些疙瘩,营造知法守理的和谐邻里关系?瑞金市借鉴法庭调解民事纠纷的程序,创新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思路和机制,在全市239个村(居)专门设立民间纠纷调解办公室,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农村民间矛盾纠纷,赢得了农民的认可,亲切地称之为“模拟法庭”。“模拟法庭”不仅可以为农民主持公道,而且还是他们普法、学法的生动课堂。截至目前,全市“模拟法庭”共“开庭”1600多次,调解率和履结率均达100%,为村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制止了68起纠纷械斗和群体性事件,还有些打官司未调处好的纠纷,最后在“模拟法庭”得以化解。

瑞金市各村(居)的“模拟法庭”主要由1名首席调解员、2 名专职调解员和若干名义务调解员组成。首席调解员由村(居)治调主任担任,专职调解员从本村(居)懂法律、懂政策、公道正派、热心于做调解工作的村(居)民中选聘,义务调解员主要从本村(居)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中选聘,原则上每个村(居)小组都至少有1名。目前全市精心选聘了1026名调解员,专职调解员每年每人给予500元误工补助。

瑞金市的“模拟法庭”。通过群众来做群众工作,化解了大量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其中“急、大、难”矛盾纠纷近百起。瑞金市万田乡东坑村村民刘有发与刘广州建房发生纠纷,“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刘广州说刘有发家新建的房屋,檐水会影响他家出行,要对方改正;而刘有发辩称,房子就要封顶了,要改很麻烦。参加“庭审”的“农民法官”从情、理、法多个方面积极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刘有发的房檐由原来的1.1米缩至0.9米,从而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这样的“模拟法庭”,无疑也使其他村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法制教育。

瑞金市“模拟法庭”不仅是村民说理的好地方和普法的生动课堂,也是除陋习扬新风的好场所,推进了农村法治建设。据了解,该市在开展争创文明守法信用户活动中,原先参与率不到50%,如今98%的农户积极参加,信用贷款的优良率达100%,70%的村庄评为文明新村。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