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7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一半会议研究民生问题

11.02.2015  12:40

  “加快部门间审批资料信息的共享,让数据多跑腿吧。”网友“微言大义”在“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提出的想法与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2月6日最新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行网上并联审批,“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国务院常务会议是政府工作重要决策平台。而在“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中,网民建议要想进入官方视野,必须“对症下药”,了解政府工作。2013年3月至今,国务院已召开78次常务会议,来看看,政府都做了什么,这些会帮助你更好地提建议。

   解读

   一半会议研究民生问题

  1月22日启动的“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网友可就18个主题建言献策,其中6个与民生问题有关,涉及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民生问题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的重点议题。

  据北京青年报统计,自2013年3月18日至今,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7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民生问题”是研究最多的议题,共有39次,基本上一半的常务会涉及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3月,李克强在首次部署政府重点工作时,即如此强调。他还表示,要从制度上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

  如果将上述39次“民生问题”研究细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政府研究达8次,另外与底层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棚户区改造,常务会专题研究了3次。关注困难群众之外,对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看病、食品安全问题,常务会议共研究了9次。此外,扩大就业(5次)、重视教育发展(4次)、部署安全生产(3次)也是政府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

   36次研究政府自身改革

  “简政放权”是“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的第一个主题。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的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即“政府自身改革与建设”,两年来共研究36次,仅次于“民生问题”。

  不仅如此,建立现代化政府和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本届政府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强调的“关键词”,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能清楚地看到推进轨迹。

  在最近召开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明确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形成双引擎。国务院常务会,一边规范政府的“”,15次研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一边放开市场的“”,6次部署经济体制改革,4次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秩序。

  在过去的两年中,政府创新宏观调控理念和思路,加强经济形势研究(3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8次),扩大开放和增加出口(6次),加大铁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6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5次)、激活民营投资活力(5次)等“微刺激”政策持之以恒地施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给市场的“”创造更大空间。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调结构”与“稳增长”一样研究次数超过30次。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务院先后21次研究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7次专题研究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助推动力,希望借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现场确定措施具体指标和完成时限

  “抓落实”在过去两年已经和“稳增长”、“调结构”一起,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的“口头禅”。从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看,78次的常务会中,就曾先后2次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任务,3次部署政策检查督察工作。

  2013年10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专题对半年多以来已出台的促改革调结构措施部署进一步落实。此后,国务院常务会曾就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引导民间投资激发活力健康发展的措施等具体工作先后进行部署落实。

  实际上,提及“落实”远不止这些,“拿出时间表”是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口头禅”。网上流传最广的有关抓落实的“现场”,莫过于2014年2月12日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治理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

  “你先别走,我还有几个问题。”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就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拟出台的配套措施作完汇报后,被李克强拦了下来,指着汇报材料中的每项措施,逐一问询。据报道,李克强甚至就一个问题连续追问数十次,直到彻底理清每项措施实施的具体指标和完成时限才肯结束。

  李克强还曾在省市经济座谈会上,针对各省市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投资放缓以及出口乏力等三大问题,现场“办公”,要求几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拿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同时,他还对省市负责人强调,“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措施,不能‘把文件拿回去就完了’,要坚决落实!

   支招

  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关注领域

  1 政府“减权”,企业“赋权

  2 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 金融业及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

  4 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5 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及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6 棚户区改造

  7 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8 中西部地区发展

  9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利

  10 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

  11 食品药品安全

  12 治理大气污染

  1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4 信息公开

  15 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