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莲:莫为0.7欧元的如厕费丢了文明

07.01.2015  11:58

  10月一个下午,一辆载着中国游客的巴士在法兰克福一高速路收费站停下。翻译和导游李小姐告诉这群游客,如果要使用公厕每人要交0.7欧元。这在巴士上引起骚动。几个男人决定野外“解决”。李导游猜到他们会这样做,因为不少第一次出国旅行的中国游客都这样。(1月6日《环球时报》)

  一辆载着中国游客巴士在法兰克福高速公路收费站停下,导游告诉游客要用公测每人交0.7欧元如厕费,游客一听到要收费顿时引起骚动。几个男士干脆就地野外“解决”,不料一位穿着光鲜亮丽的女士毫不忌讳也野外“解决”,当场吃惊一片。

  男士野外就地“解决”内急,似乎不是什么司空见惯的事,不是为省钱就是图个方便,虽然不雅却也不奇怪,大不了扣上一个没素质的帽子。那么那位女士又是为什么呢?从外表看衣着得体看起来也不俗,野外解决内急实在与她本人的外在不相匹配。难道是为了省钱?据新闻了解,该女士不像是没钱的人,更不像是不舍得花钱的人,按逻辑推理,一个舍得几千欧元买名表的人会不舍得花0.7欧元如厕费?简直不敢相信。

  0.7欧元相当于人民币5元左右,从大陆来看的确是个比较昂贵的如厕费,再说中国公测几乎不收费,一种习惯就自然形成。到外地突然要接受贵到8元的如厕费,确实有点难接受。再说,游客的心里或许会这样想:“反正在外面谁也不认识谁,倒不如剩下5元钱回家来回做几趟公交车来的实惠”。省钱也好习惯也罢,那位女士不管用什么遮羞布都掩盖不了没有羞耻之心。虽然说各国文化有差异,既然花钱去开拓视野就更应该入乡随俗,别丢了国人的面子又失了里子。正所谓的买得了江诗丹顿却舍不得如厕费。

  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现象,总能上升到“中国游客”的高度。比如2014年12月11日晚,两名中国乘客在曼谷飞南京的航班上因索要热水等问题,与空姐发生冲突,导致亚航航班返航。事件曝光,舆论炸锅,中国游客不文明的名声早已在海外成众口矢。

  维权要有,面子也要,更不能丢了素质。一个人出门代表的是个人形象,要是出了国门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要说这几位就地解决内急的游客,仅为0.7欧元如厕费的尴尬,把家人的脸把自己的脸丢到外国去了。出门为的就是见多识广,提高自己,为何在这样小事上不拘小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