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好扬帆 江西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12.11.2013  11:43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全省各地各单位召开会议次数同比下降24%,会议总经费同比下降28%;全省公务接待批次和实际经费同比分别下降24%和33%,公务用车运行费用下降19%;1至9月,全省因公出国(境)人次同比减少40.11%。其中,厅级干部出访人次同比减少60.34%,党政干部出访人次同比减少46.7%。

  这是一项转作风的有力措施——从10月16日起,我省全面停用“赣O”号牌。在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的带头示范下,省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的公务用车“赣O”号牌一律改用民用号牌,执行专项任务等其他车辆的“赣O”号牌也一律停用、更换。

  这些变化,源自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和加强作风建设在江西扎实推进。

  今年,省委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持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社会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大力反对奢侈浪费之风,积极推行“光盘”行动,倡导“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领导带头,自上而下转作风

  作风建设首在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委书记强卫强调,省委常委会作为全省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对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必须切实警醒起来,真正以刮骨疗毒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给自己“治治病”、“排排毒”,以实际行动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以模范行为带出全省的好风气。

  言出必行。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在赴各县(市、区)考察时,轻车简从,没有警车开道,不搞迎来送往,为全省党员干部做出了示范。

  在省领导的引导带动下,广大机关干部纷纷行动起来,规范公务接待、转变文风会风、反对铺张浪费、踊跃深入基层,使好作风在各级机关蔚然成风。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两会”上,会场没有摆花草,没有铺红地毯,代表、委员统一乘坐大巴车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不封路,不安排警车开道,统一吃自助餐,不上酒水,没有高档菜肴。而且家在南昌市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都不安排食宿。会议没有配发洗漱套装包和配置办公文具。

  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集中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纷纷压缩会议规模、经费,简化办文程序,控制文稿数量,使机关干部腾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落实。

  深入基层,帮民困解民忧

  欧阳国萍是永修县燕坊镇城泉村的一名橘农,看着橘园里20多亩硕果累累的橘树,她说,今年能有好收成全靠县纪委机关干部的帮助。原来,欧阳国萍的丈夫不在家,全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20多亩橘园无法精心打理。今年,永修县纪委机关干部在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中,了解到她家的困难后,与她家结成帮扶对子,并多次组织人员帮忙,同时还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去现场指导,今年5月,还组织了五六个人为她家橘园驱虫、锄草。欧阳国萍说,县纪委的干部就像自家人一样,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打电话去,他们总是及时想办法帮助解决。

  永修县机关干部转作风解民忧的事例是全省各级各地各单位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缩影。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一线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

  省、市、县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建立联系点,分别联系一个县、一个村、一个户、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省地税局1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访税情,访实情,访民情;南昌海关运用12360服务热线和省政风行风热线渠道,接听处理群众日常反映问题;赣州市在开展机关干部深入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把节约出来的经费全部追加到民生支出中,今年上半年该市各类民生支出完成106.88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6.9%。

  截至目前,我省各地各单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40多万次,同比增加25.07%;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8万多件,同比增加21.52%。群众普遍称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使机关的大门宽了、田间地头的干部多了。

  [1]  [2]  下一页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