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崛起正当时——袁州区推进经济社会赶超跨越纪实

17.11.2013  10:24

  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城开发势头正酣、现代农业发展亮点频闪……金秋时节,在宜春市袁州区,无论走进医药工业园、袁州新城还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竞相发展的火热景象。近年来,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巧借明月山机场顺利通航和杭长高铁开通在即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动工业产业、城市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奏响了一曲发展升级、赶超跨越的精彩乐章。今年前9个月,该区实现财政收入14.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 狠抓工业产业升级

  10月28日,走进袁州医药工业园,一条条宽广笔直的景观大道、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一个个人声鼎沸的项目建设工地映入我们眼帘……为把袁州医药工业园打造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特色的功能齐全、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园区,近几年来,袁州区千方百计集中财力,累计投入资金13亿多元,用于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配套功能的不断健全,其承载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以来,医药园区引进项目19个,新增开工项目21个,新增投产项目16个。目前,袁州医药工业园建成面积7.6平方公里,园内已拥有济民可信、百神药业、海尔思、远大生物等建成投产项目84个,在建项目33个,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制造、医药研发、医药物流及医药包装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条,生产、经营的医药品种达1315个,其中国家一类新药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在生物医药产业释放出巨大效应的辐射带动下,也吸引了精细化工、新型建材、锂电新能源、特种机电等新兴产业争相聚集园区。今年前9个月,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15亿元,同比增长39.9%。

  袁州区还狠抓彬江机电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目前,彬江机电产业基地已有投产项目17个,建成面积达5平方公里。

  以新城建设为引领 狠抓现代服务业升级

  为配合宜春市中心城区城市“扩张”,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袁州区启动了面积5.96平方公里的袁州新城建设。几年来,袁州新城始终以突出创建“宜居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科学开发与建设,已累计完成政府投资3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52亿元,城市面积已拓展到23.5平方公里。今年,袁州新城建设项目之多、速度之快,均创历史新高。目前,总投资11.9亿元的宜春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亿多元,其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室内外装修、水电、消防等安装工程全面展开,预计明年3月可进行试运行;总投资1.26亿元的宜阳南路跨铁路立交桥项目、总投资5.1亿元的安置房项目等进展顺利;袁州学校、袁州新城体育中心、宜新路、东湖公园、下浦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等20多个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魅力初显的袁州新城,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争相来到这里投资兴业,有力助推了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

  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 狠抓农业产业升级

  10月28日傍晚6时许,在我省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高科技农业研发转化基地之一的袁州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内,宜春市东升有机种植有限公司的几名员工,正在将贴有“东升”商标及记有品名、产地、采收时间等专属标识“身份证”的黄瓜、茄子、萝卜、豆苗、菜心等新鲜有机蔬菜装上公司的冷藏车,这些蔬菜运往广州后,将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

  据了解,袁州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5.9%,现已建成核心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24家,其中19家已投产。在其辐射带动下,以油茶、中药材、花卉苗木、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4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生产基地19个,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证的产品71个,涌现出了“润心”山茶油、“东升”有机蔬菜、“明月山”优质南瓜、“山瑞”铁观音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周德根 本报记者祝芸生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