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原是靡靡之音 韦贵妃家族在唐朝排不上号

12.01.2015  22:00

武媚娘传奇》剧照,图为范冰冰饰演的武媚娘

剧中张庭饰演的韦贵妃

图为张钧甯饰演的徐慧

  新年伊始,由范冰冰主演的古装大剧《武媚娘传奇》再度掀起荧幕热潮。剧中的很多剧情,如李世民三妃斗智,武媚娘自称“如意”等都是以往影视作品里所未见的。很多观众好奇:这些故事是有历史依据的吗?文史频道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专攻唐史的教师黄楼。

  “媚娘曲”太俗 不太可能做赐名

  《武媚娘传奇》中,武则天初入宫时自称“武如意”,字“武照”,后因在大朝会上用马上射菊花的绝技获得了李世民的赞赏,被赐名“媚娘”。

  事实上, “武如意”这个名字是不见史载的。正史中明确记载的是武则天讳“”,“武照”大概跟“如意”一样,是编剧杜撰的。

  而“武媚娘”这个名字在正史里也没有直接记载。据黄楼分析:“很可能武则天的小名或者没有发达前叫媚娘。

  《旧唐书》中有这么个故事:隋朝开皇末,有个叫唐令则的东宫属官在太子杨勇举办的宴会上,自请弹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被人批评为“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这是隋末已有此曲的直接证据,而且属于民间倡优靡靡之音。”黄楼说:“此外,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则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娬媚’的记载。唐人将之与武则天相联系,武媚娘为武则天小名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赐名“媚娘”一说,倒是在《新唐书武后传》中有依据:“既见帝,赐号武媚”。不过黄楼认为,《新唐书》多小说家言,不太可信。“武媚娘,这曲子太俗,不太可能在宫中演奏。赐名不是乱来,很少给自己的妃子赐‘媚’字这种轻佻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