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云涛连晓雾——武宁依托生态优势打造休闲养生福地

18.11.2013  13:50

  山青如黛,水绿如蓝,但凡到过武宁的人,无不被武宁良好的生态所陶醉,在这天然的大氧吧内流连忘返。

  382万亩郁郁葱葱的森林,34万亩碧波荡漾的庐山西海水面,为保护好这得天独厚的美丽山水,武宁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如何将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武宁人又在积极探索。

  近年来,武宁县委、县政府调整思路、确定目标、主动作为,从乡村到城区,从城区到景区,依托武宁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最美县城和休闲养生福地。

  建设全国最美县城

  一个县城被8万亩碧绿的水面环抱,武宁的资源优势无与伦比;将8万亩水面变为城市内湖,武宁人的手笔令人震撼。

  几年前,武宁县启动了沙田新城区建设,对城市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施了道路、桥梁、湿地公园、广场等10大类共100多个建设项目,2012年启动环城大道、西海大桥的建设,把庐山西海县城周边的8万亩水域纳为城市内湖,形成38公里长的环形湖岸线,城市面积扩展到124平方公里,城市宜居品位大幅提升,一河两岸的滨湖城市风光初步显现。

  武宁按照建设“全国最美县城”目标,把每一个项目当作景点来建设,做到建一处工程,添一个景点。有序推进市民服务中心、西海明珠、三所学校、环城大道、西海大桥、安置小区等功能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启动快乐城、总部经济园、新汽车站、人民公园、自来水二厂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城市中心的大转移促进城市大繁荣。同时,全面启动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宋溪新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打造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地

  武宁发展旅游得天独厚。山在城中、城在水中,县城因山环水绕而灵气动人。

  武宁良好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各地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排名全国前17强的浙江省旅游集团高层来武宁考察时,为武宁浩渺的西海、秀丽的山水所震撼,并与武宁洽谈合作开发湖区旅游。泰中关系协会慕名前来考察,决定在武宁投资46亿元建设一个泰国度假村项目,把泰国的经典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投资120亿元的“中信·庐山西海”休闲区项目、投资50亿元的华夏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为了大力推进湖区旅游开发,武宁县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引进大千游艇制造、国际养生中心等一大批亿元旅游项目,启动新区码头、游客集散中心和3个五星级宾馆等项目建设。

  武宁县瞄准观光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前景,把发展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机遇,大抓旅游、抓大旅游,以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县城和湖区开发为重点,以“一个核心景区、七个拓展景区”为主体,以游山玩水观光游、品山乐水休闲游、寄情山水养生游、生态村庄养老游为主题,着力规划建设庐山西海“山水武宁”5A级景区,把“山水武宁”景区打造成江西绿色旅游的品牌景区,打造成中国中部热点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福地。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年接待观光客500万人次,乘船客200万人次,度假休闲客50万人次,养生客5万人次,实现船票收入2亿元。

  创建生态观光养生村庄

  位于武宁县城周边的宋溪新光农场,园内种有各类水果数十种,桂花树种有4万株,既是一个大果园,又是一座大花园。每年杨梅成熟的季节,来自武汉、南昌、九江和本县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天接待2000人以上。新光农场是武宁农村成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个缩影。

  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武宁县还依托良好的乡村生态,利用村庄规模较大、房屋较集中的村庄建休闲养老村庄。目前,武宁县建成投入使用的养老村庄有两处。据负责经营该项目的公司负责人张经理介绍,杨洲乡申家坪、长水村七里坑等两处养老村庄已经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上海、南昌、武汉等地的游客从网上发现了武宁的养老村庄,特意前来踩点,还组团来休闲定居疗养。

  武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多方支持、各方受益”的原则,全面推进“乐居家园”生态养生村庄试点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养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宾馆式服务、家庭式氛围”的生态村庄养老新模式,开发建设能承载5万人的村庄养老基地,努力创建全国生态养老示范县。

  同时,武宁按照“农村园林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大滨湖生态旅游集镇、山区边贸中心集镇创建力度,加快推进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抓好高速公路沿线村容村貌的整治和提升,打造优美的村容镇貌。该县还充分利用农村山水生态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相融合,加快发展一批高品位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休闲农业,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朱必香 柯水生 本报记者练炼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