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青山绿水也能流金淌银

18.08.2015  19:50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武宁县依托生态优势,释放生态红利,促进工业、农业、旅游业三次产业绿色发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请听系列录音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武宁实践》第三篇《青山绿水也能流金淌银》。由江西台记者李俊采写。
座落在武宁县经济开发区的九江世明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特大型节能灯生产企业,公司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260多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九江世明玻璃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吴益君告诉记者,当初选择落户武宁,正是看中了当地良好的生态优势。(出录音)
来到武宁之后发现确实不一样,这里没有大烟囱,也看不到有污染的企业,在武宁不仅适合居住,在县委县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支持下,更加适合我们创业。
以九江世明玻璃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绿色光电产业已经成为武宁工业的主导产业,2014年,武宁县绿色光电产业企业总数达到14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今年,武宁县着力推动绿色光电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传统的节能灯管生产向品牌整灯、LED整灯、电子显示屏等方面发展。武宁县经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王军:(出录音)
通过我们政府来做这些服务平台,像山水武宁灯饰城,光电产品研究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来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
依托山林众多的优势,武宁县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培植油茶、香榧、药材、花木等特色种植产业。在武宁县罗坪镇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只见一排排花卉整齐有序,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绽放。基地负责人杨小英:(出录音)
罗坪镇的生态环境比较好,我感觉到这里的沙质土比较适合种花,这样种出来的花杆子比较粗,花瓣比较大一点。
像罗坪镇花卉种植基地这样的农业项目,近年武宁县共引进58个,总投资60.6亿元。在绿色工业、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武宁县在旅游这个最能发挥生态优势的产业上,不断拓展休闲观光、度假养生、农家乐等旅游业态,引进总投资达430亿元的23个旅游大项目,已建成开放新光山庄,杨洲乡申家坪、张家湾等养生休闲度假村庄,当地村民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武宁县杨洲乡申家坪村村民申和圣:(出录音)“我家有7个房间,有5个人在这里住,常住的客人一月1300元包吃包住,一天的客人120元一人,一年可以搞个4万块钱。
2014年,武宁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亿元,四年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7元,四年增长87.8%。今年1—6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94亿元,增长17.6%。打好生态牌,唱响富民曲,山水武宁的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记者手记:
县域经济要发展,就不能不发展工业,手握生态这一核心优势和金字招牌,武宁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助推工业发展,体现武宁领导者的智慧。通过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比较自身优势所在,武宁县慎重选择了绿色光电这个产业,通过搭建好用地、用电、用工、融资四大平台,为企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武宁发展生态工业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绿水其实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