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00市民来场“边走边看的旅行”

30.11.2015  12:20
原标题:武汉300市民来场“边走边看的旅行

城市定向挑战赛,到底是赛、是挑战还是“城会玩”?不同的参与者,理解大不同——行动迅速、跑在最前面的专业户外选手说:我们就是想挑战自己;呼朋唤友、举家出行的市民:一边走一边聊,既锻炼身体又能参与活动,开心最好;青春勃发的大学生:用这种方式行走武汉,比逛街或者游景点更有趣……

昨天,足迹跨越武昌、汉阳、汉口等多个城区的2015武汉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汇聚了300余位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热情参与。本次挑战赛采取以5人为一小组集体参赛的形式,体现互帮互助的团队原则;全程由东风电动车提供医疗、补给服务,突出绿色环保的理念;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工业大学以及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近200名志愿者为赛会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尽显武汉这座国际大学城的友爱与奉献精神。

挑战赛设置两条线路:从武昌汉街杜莎夫人蜡像馆出发、总长16.67公里的大学生线路,参与者不仅包括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教师、学生,还有更多慕名而来的企事业单位成员与健身爱好者。线路途经洪山广场、首义公园,在武汉最重要的地标之一黄鹤楼设置趣味活动点,越秀金融汇安排了向辍学儿童与自闭症儿童捐赠书籍环节;跨越长江一桥、江汉一桥之后,穿越热闹的武广商圈与中山公园。此线路最快的5人团队来自湖北大学,仅用不到2个小时就走完全程,把最慢的队伍拉下差不多2个多小时。

全民线路更具休闲旅游特点,参与者的范围也更广,不仅有六七十岁的健身爱好者,还有十来岁的小朋友,最有趣的一对情侣带着一只可爱的萌宠小狗。从东方马城出发,翻越张公堤,途经常青公园、汉口火车站,在武汉博物馆安排有寻找宝藏、向自闭症儿童寄送祝福明信片活动;穿过花园道、西北湖后来到新世界国贸商圈,在偏爱意式烘焙餐厅完成蛋糕裱花等游戏环节后,大部分参与者紧走慢走、游览汉口,前往终点汉口文体中心。此线路全长11.47公里,参加者普遍用时2到3个小时;不过由专业驴友组成的“长江日报户外联盟队”以1小时43分从容地结束全程。

最后的闭幕式则是一场小型的嘉年华,先期抵达的参赛者在这里玩游戏、拍照片、试驾电动汽车,更多地则是交流一路上的各种趣事,“希望明年线路更多些、内容更丰富些”,这是首届“武汉坐标”参与者的共同心声。

最快全民队“疯得板”:用脚步丈量自己的城市

昨日上午12时不到,设在汉口文体中心的“武汉坐标”城市定向赛终点处,迎来了首支签到打卡的队伍——“疯得板”,他们仅用了1小时43分钟就徒步完成了将近12公里的全民组赛程。

疯得板”的5名队员,全部都是长江日报户外联盟的成员,他们虽然不是专业户外选手,但也称得上是超级发烧友了,常年南征北战活跃在徒步、登山、游泳、网球、划船、赛艇、蹦极等各种户外活动中。这次城市定向赛,对他们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基本上不存在挑战。

疯得板”的骨干队员李立,在长江日报户外联盟群中的名字叫“游啊游”,他昨日走完全程后对记者说:“城市定向赛,虽然难度和挑战性不大,但意义不同凡响。现在科技很发达,出行有汽车,还有导航,人们对城市越来越陌生,城市定向赛其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用脚步丈量自己的城市,熟悉城市面貌,实地观察城市变化的机会。

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老武汉人自豪城市提升

记者高崇成

定向赛全民组的参赛队伍中,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大旗分外耀眼——长江救援志愿队龙王庙支队队长周谋望带领4名队员,一边徒步行走,一边观看和欣赏城市变化。年近6旬的周谋望说:“我们看到了东方马城、武汉博物馆、后襄河公园、武汉地铁等城市新地标,徒步线路沿途的建筑和绿化都很不错,这些年,我们这座城市从卫生、交通到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作为老武汉人,我们还是感到很自豪的。

周谋望生长在长江、汉江交汇的龙王庙附近,是在江水中泡大的。现在,他还每天坚持到长江和汉江里游冬泳。在昨日参加完定向赛后,周谋望还不忘推介冬泳活动:“冬泳和徒步一样,都是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不过,有心脑血管和高血压病的人最好不要参加冬泳,每次冬泳的时间可根据温度来决定,比如水温1℃就下水游1分钟,5℃就游5分钟,不怕冷的人也不要超过半小时,这样才能起到增强耐寒能力和锻炼身心的作用。

小画家齐动手 为城市定向赛选手导航

记者高崇成

参加此次“武汉坐标”城市定向赛的所有队伍,都有一份导航设备——组委会提供的比赛线路图,他们就是根据这张图上的坐标辨识路线,徒步完成所有规定的任务并抵达终点汉口文体中心。

记者在城市定向赛闭幕式现场看到,这张线路图大约长70厘米、宽50厘米,用彩色笔绘出了十多座武汉城市地标性建筑,其间贯穿有绿色的植物、粉红的花丛、蓝色的河流、紫色的操场,甚至还有黄色的土堆。

武汉酷酷熊少儿美术教育教学主管熊逸飞透露,这是由8名学美术的孩子与指导老师共同创作的手绘地图。这些十二三岁的小画家,先上网查找,打印出了黄鹤楼、长江大桥等数十幅武汉地标性建筑的图片,然后对照图片写生,设计出一幅幅精美而又充满童趣的作品,最后组合成为比赛线路图。“孩子们的眼光与大人的眼光不一样,他们对武汉地标建筑的表达方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然,创作的过程也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对家乡也更有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