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可就近在社区获得康复服务

01.12.2014  11:09

我市1295名残疾人获得居家托养服务、882名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

  1295名残疾人获得居家托养服务、882名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昨日记者获悉,2014年我市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残疾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品质日益提升。

   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外包模式全国推广

  创业就业稳步推进是今年我市残疾人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据统计,今年我市共招聘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1111人,购买36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共投入150万元扶持50户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今年新增集中安置企业2家,全市目前共有集中安置企业18家,共安置残疾人400多名。我市大力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现有阳光助残扶贫示范基地2家,扶贫基地5家,扶贫大户7家。

  为继续扩大“南昌盲人按摩”品牌影响力,我市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今年,我市有2家培训机构经中国残联批准被列为国家级培训基地。同时,我市对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培训采取服务外包模式并已面向全国推广。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对贫困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助学补助工作,为183名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31.45万元,为6所特殊教育学校提供补助资金30万元。在全省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得4个冠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建立全省首家残疾人托养机构

  我市大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开展“阳光家园”计划,为1295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共资助58.7万元;为1800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护理补贴1296万元。康复扶贫贴息贷款项目也稳步推进,今年共发放贷款550万元,其中项目贷款数300万元,到户贷款数250万元,扶持残疾人企业9家。

  不仅如此,我市还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托养机构,依托南昌仁爱之家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和南昌市西湖区现代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120余名残疾人提供服务。据了解,南昌仁爱之家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已成为全国托养服务机构的示范机构,今年继续为2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资助,为2713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70.538万元。

   为882名儿童进行康复救助

  自2010年率先在全省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以来,我市不断规范项目管理,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5年来共投入980万元,对882名聋儿、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进行了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从今年起,我市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由以前“上面发什么下面配什么”改为“下面需要什么上面配发什么”,县区对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需求进行摸底,市残联根据实际进行采购配发。截至10月底,已发放残疾人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辅助器具344件;为我市45名聋儿免费配发助听器、验配助听器90台;完成我市57名重度聋儿申报人工耳蜗救治康复工作;为610名贫困低视力患者提供助视器适配。

   市、县两级互动共建社区康复试点

  明年,我市将继续加强康复社区建设,树立“中途之家”全国示范标杆。采取市、县两级互动模式,共建社区康复试点,满足残疾人就近便可获得康复服务的需求,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据介绍,2015年我市将以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为抓手,以江西乐秋康复中心为平台,采取公办、民办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为截瘫患者康复的渠道,进一步扩大脊髓损伤者的救助面。此外,办好盲人按摩大专班,扩大“南昌盲人按摩”品牌影响力。作为盲人就业的有效途径,2015年大专班计划招收学员67人,进一步培训盲人按摩人员,提高“南昌盲人按摩”品牌知名度。(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