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制度完善与脱贫攻坚”专题协商座谈会综述
● 李德伦
“依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把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我省残疾人就一定能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9月26日,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我省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制度完善与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深入调研:怀着责任沉下去,带着成果浮上来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省政协社法委主任傅卓成特别强调“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目前,我省残疾人总数有283万人,持证102.7万人。全省仍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持证残疾人10.93万人,其中有7.19万为失能重度残疾人,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为搞好此次专题协商会,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姚增科高度重视,亲自审定协商议题,并多次作出批示。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成立了以省政协副主席雷元江为组长的调研组,历时2个多月,赴南昌、九江、赣州、抚州四个设区市17个县(市、区)开展了实地调研。
“动手早、研究深、调研实、协商新”,协商调研活动体现出的四个特点,为开好此次专题协商座谈会做好了充分准备。协商会上,参会人员除了可以看到一个专题调研报告汇编,还有一本收集了13份来自基层和一线的报告集,一套15个省直部门和设区市典型工作报告集,一份涉及9个部门关于6大议题书面协商汇编集。详尽的数字,生动的事例,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调研活动成果沉甸甸的分量。
用心建言:心中充满真情,脚上沾满泥土
“在乐安县南村乡前团村调研时,吕金保委员现场为一位上年纪的残障人士进行捐款,让我们深受感动。”谈起调研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省政协社法委办公室干部郭炳龙依然记忆犹新。
参与调研的委员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脱贫攻坚路上,涌现着许多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士,扶危救困的热心人士。委员们边走边看,边走边悟,心中充满真情,脚上沾满泥土,也进一步激发了建言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扶残济困是国家大事,也是天下难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出台相关政策及实施过程中,应当引入法治思维。”参与调研的省政协委员、江西中矗律师事务所主任刘良欢一再强调扶残济困,法治要同行。为此,他建议依法界定帮扶对象,依法保障残疾人、贫困群体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引入听证程序,促进科学决策,强化检查监督,配套法律帮扶措施。同时,他还满怀期待:“在条件成熟时,制定我省扶贫条例,以便有法可依,助力我省脱贫攻坚事业。”
“助残志愿服务在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帮助残疾人走出闭塞、走向社会,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政协委员、省青联主席孙鑫在调研中不断把目光聚焦在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作用上。协商会上,他饱含深情地建议,坚持以项目化为龙头,推进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和常态化;健全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注重将助残志愿服务与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志愿助残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聚焦献策: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助残脱贫
“残疾人只有实现了就业,劳有所得,才能增加收入,真正过上好生活,进而与健全人一道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分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省政协委员,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小华,有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发言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讨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奔小康的第一要务。如何帮助有条件且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使更多残疾人从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实现残健同步小康的重要内容。”省政协委员,南昌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余颖从工作实践出发,希望全省上下能够巩固残疾人就业主渠道,扩大按比例就业,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拓宽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方式;加快农村残疾人就业脱贫步伐,加大资金扶持、实施就业援助、健全特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鼓励和稳定贫困残疾人就业。
“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省残联副理事长张志凤认为落实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制度,下一步重点要加大残疾人教育、就业与民生工程、扶贫、社会保障和托养等方面文件和政策的出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已脱贫的贫困持证残疾人为5.12万人,还未脱贫贫困持证残疾人11.06万人。”面对依然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省扶贫办副主任饶振华认为要聚焦工作重点,强化脱贫攻坚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完善制度体系,抓紧抓实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保障;坚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2018年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