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关注残疾人家庭的正常孩子 助他们融入社会

09.03.2015  10:12

  南昌姑娘春娜,从小成长在一个无声的家庭,父母都是聋哑人,而她,是这个三口之家唯一能说会听的成员,也不得不早早地背上了家庭的负担,一度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还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欺负。日前,15岁的春娜在一群特警的陪伴下,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终于有人陪伴,有人为她唱生日歌了。“今年过生日的时候,平常寂静的家里变得热热闹闹,我真的很开心!”春娜说。

  春娜的情况并不是特例。南昌有许多残疾人家庭,很多残疾人夫妇的孩子,虽然身体健康,但他们成长的过程却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多了几分艰辛和无奈。

  案例

  特殊家庭的孩子“早当家

  能说会道的春娜从小成长在一个无声的家庭,除了一些家电的声音和一家人用手语交流时手臂碰撞发出的肢体声音,家中再也没有其他声音了。“爸爸妈妈都是后天失去了听力功能,那时他们还没学会说话。”春娜一边和记者交谈,一边将这些话用熟练的手语翻译给身旁的父母。她说,自己刚出生时,父母婉拒了亲戚的收养建议,坚持要亲手将她抚养长大。但刚开始一家人的沟通很不顺畅:“小时候,当我想喝水时,得拉拉父母的衣袖,再指指桌上的茶杯,他们才能明白。直到后来慢慢学会了手语,沟通才方便了些。

  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春娜在学校没少受欺负,上了初中后,春娜很少对外人提及父母的情况,家长会也常常由亲戚代劳。

  2013年10月,春娜的父亲突发脑梗住院,之后一直在家休养。如今,一家三口仅靠每月1900元的低保及部分补贴维持生活。

  其实,在南昌,和春娜类似的孩子还有很多,这些孩子,大多从小就背着比普通孩子更沉重的家庭负担,也比同龄孩子成熟得早。

  今年24岁的在职研究生小杰,童年的大部分记忆,就是骑着三轮车载着下肢截瘫的妈妈王乐秋四处求医。

  “自从我出事以后,丈夫就离家出走了,只留下当时只有4岁的儿子小杰。”谈到儿子多年来与她相扶持共患难的场景,王乐秋几度哽咽,“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上幼儿园都是家长来接,我家小杰却是自己回家。回来后不仅要做饭给我吃,还要踩着比他都大的三轮车,到处带我看病,看着他吃力的模样,我恨不得站起来替他分担。

  1998年,王乐秋在南昌创立了一家康复中心,当时不满8岁的小杰便和母亲一起,与中心的残疾人打成一片,不仅同吃同住,还身体力行地帮助众多截瘫患者晒衣物、提物品、辅助他们户外康复训练活动等。后来,即使远在外地求学,他仍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和宣传关爱残疾人群体。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