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司仪相亲20多次失败 寻缘8年终与同事结缘

04.04.2014  14:54

邸国良

  人物语录:也许我不是一条河流可以泽被沃野,也许我不是一条小溪可以灌溉田垄,但我愿做一眼清泉去滋润人们那干涸的心田,也许只是很微小的力量,但是却可以传递人间的友爱、真诚和善良。

  殡仪馆,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有一群人会为他们装点仪容,穿戴整齐,并用真诚的祝福送逝者最后一程,杭州殡仪馆特色司仪邸国良就是其中一个。

  初见这位健硕的汉子,操着一口浓浓的东北腔,交谈时肢体语言丰富,时不时地拿自己悲惨的过往自嘲……有好几个瞬间,让人误以为眼前的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而不是只出现在生命最后一站的特色司仪。

   不怕死人但怕外人

  这是一个几乎封闭的群体

  在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学校开设了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就读者更是寥寥无几。邸国良自己也记不太清,当初为什么在父母的极力反对和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下,选择了殡仪这个专业。2004年,在结束长沙民政学院三年的学习生涯后,邸国良到杭州殡仪馆“走马上任”。

  尽管有着一副壮硕的身板,但这个来自吉林长春的东北大汉也曾经在大白天就被吓得屁滚尿流。邸国良一脸严肃地说:“没有接触过殡葬行业的人,无法体会我们第一次触摸冰冷遗体时心中的颤栗。

  房间内,静得能听到隔壁屋内炉子里火苗跳动的声音;天花板上,垂着十盏灯,其中七盏因为失修而一闪一闪的,节奏比心跳慢一些。就是在那样的一个下午,邸国良第一次接触遗体。任务是和同事一起为某位老人穿戴整齐,再参加之后的告别会。脸色惨白,眼睛半睁半闭,遗体冰冰凉……看到这里,邸国良和同事彼此都没有说话,静静地走向前,拿起衣服准备将它套在老人身上。然而,在套第二个袖子的时候,老人突然“”一声叹了口气,让邸国良吓得撒腿就跑。“大多人去了之后,胸口会憋着一口气,24小时内,有部分人声带还是可以活动的。”邸国良解释道,在移动身子的时候,这口气吐出来便发出了声音。

  在经历过初次接触的不适后,邸国良放下了对死者的恐惧。然而,渐渐地,他发现,比逝者要难面对的是圈外的普通人。因为跟“死亡”有关,殡葬人一直是社会上避之不及的特殊群体,不是看不起,也不是害怕,就是有种道不清说不明的“忌讳”。这种“忌讳”,有的时候是饭桌上的刻意避开,有的时候则是加诸在家人身上冷嘲热讽。

  为了保护自己少受伤害,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殡葬人大多都将自己封闭起来,所有的业余活动都在“圈内”组织,所有的朋友也都来自“圈内”。就拿邸国良来说,自从工作以后,鲜与原先的同学和朋友来往,过年过节也极少走亲访友。对于世人的偏见和不解,邸国良觉得很无奈,有时候他很想大声地向世人说,这一行其实应该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害怕!

   前女友在追悼会上发现了自己的职业

  兜兜转转8年与同事结缘

  刚进入殡葬行业那会儿,邸国良前后相了不下20多个对象。做教师的,做护士的,做银行职员的……在那个相亲网站还没有出现的年代,邸国良几乎动用各种关系和方法去找对象。大多数的时候,这些姑娘们见了一面后就不再与他联系。“刚开始,我还很郁闷地以为是自己长得太丑,后来才醒悟,人家是嫌弃我工作太晦气。

  既然这个“障碍”让姑娘们都不愿再深交,不如试着暂时将其隐藏,等动了真情再说也不迟。抱着这样的心态,邸国良求朋友最后一次介绍对象。面对感觉还不错的姑娘,他没有直接道出自己的真正职业,只说是在民政局的下属单位。两人顺利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一次亲人的告别会上,姑娘发现邸国良正是司仪。人群中,姑娘看了邸国良许久,最后淡淡地离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同一时间,邸国良的大学同学,比他小两岁的同事杨琪,也经历着相似的故事。在老同学的鼓励下,邸国良对杨琪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邸国良说,自己其早就对她有好感,只不过一直“向外拓展”的杨琪一直没注意到身边人。2009年,邸国良举着“八年的相知相识,怎不能成为今日的相依相恋”大字报,在萧山机场热情告白,写下了他们爱情故事中最轰轰烈烈的一笔。

  兜兜转转一圈,30岁的邸国良终于牵起了杨琪的手,迈进结婚礼堂。据统计,在杭州殡仪馆124名员工中,像邸国良这样夫妻双方都在这儿工作的,共有13对。邸国良感慨,虽然大部分的殡葬人最终结缘于“圈内人”,但里头的感动和浪漫并不比圈外少。

   面对的是眼泪,眼泪,还是眼泪……

  但不能让负能量缠绕

  如果说,婚礼司仪是最能感受幸福的职业;那么,这里的特色司仪就是最能感受悲痛的职业。因为,工作的时候,不仅不能笑,还要面对无止境的哭泣。长此以往,那一声声锥心的呐喊,那一句句真情的呼唤,那一串串晶莹的泪珠,都很容易在脑中萦绕,挥之不去。

  每次“上台”前,司仪还需要去了解每个亡者背后的故事:年轻的,有为的,做善事的,长得一表人才的……但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当你所接触的全部都是负能量,你会感叹生命的脆弱,人生的无常与不公。如果不能学会将工作和生活分离开去,抑郁症可能就会找上你。

  邸国良之所以幸免于“抑郁症”,长时间“驾驭”这份特殊的岗位,一方面是因为他能清楚地将工作与生活切割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学会了传递正能量。

  在某个12岁小朋友的告别会上,妈妈沈某因为痛失爱子三天三夜未眠,但始终不流一滴眼泪。医生称沈某如果再不哭出来人会垮的。这让刚经历丧子打击的爸爸刘某雪上加霜,但却无计可施。万万没想到,在邸国良的主持下,沈某终于失声痛哭,悲情得到了合理的宣泄。事后,刘某紧紧握着邸国良的手,不断地感谢。从那一次起,邸国良找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通过合理的疏导让生者抒发悲痛。简单点说,就是哭出来但不至于失控。

  邸国良说:“也许我不是一条河流可以泽被沃野,也许我不是一条小溪可以灌溉田垄,但我愿做一眼清泉去滋润人们那干涸的心田,也许只是很微小的力量,但是却可以传递人间的友爱、真诚和善良。”俞雯祺 倪雁强 吴晛 卢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