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办公室整改要铲除“三大现象”

23.01.2014  12:54

  近年来,地方党政机关兴建豪华办公楼的报道屡见报端。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各级官员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超过标准配置的要清理、腾退。这场领导人带头“动了真格”的“限建”、“清退”行动,引起各级各地党政机关的重视。迁入多家单位、为办公室打隔断等,成为不少地方的整改手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次行动取得不错效果,但要警惕有地方走“形式主义”。(1月22日新京报)

  笔者认为,办公室整改不但要警惕形式主义,而是要铲除“包括形式主义在内的三大现象。

  之一,形式主义现象。河南省某县文化局局长赵飞以前的办公室,有二三十平米。办公桌前放了两把椅子,摆着一个茶几,围了一圈沙发。如今,办公室打上了隔断。放办公桌的部分严格按照规定,不超9平米。隔断另一部分,主要由原来沙发区域组成,挂牌改成接待室。按规定,接待室不算在领导办公室面积里。很显然,这是明显的形式主义,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自己继续安然享受,这种现象必须铲除。领导办公室豪华,接待室也不能豪华,领导不应该有自己的接待室。办公室整改,可以采取拍卖领导办公室家具,领导挪到小办公室。大办公室里,集体办公。

  之二,第二次浪费现象。一些地方借助办公室整改继续浪费,比如湖南地级市某机关工作人员称,还有的大办公室隔断成小办公室后,原有的大办公桌、大书柜放不下,只能重新购置小型办公桌。加之隔断时使用的三合板、水泥等,再加上人工费,“单位改造办公用房可能要花几十万元”。必须坚决避免办公室整改过程的再装修,再购置,大办公室用具可以拍卖,新工具要用旧的,大的不好找,小的有的是,必须铲除第二次浪费现象,因为这是在奢侈国家政策。

  第三,消极对抗现象。就是我腾出来办公室闲着,不充分挖掘,不充分利用,给你摆难看,这是消极对抗现象,必须铲除,办公室整改过程应该是资源开发过程,多余出来的家具可以拍卖,多余出来的办公室可以造福普通职工,可以进行调整,供给社会公民做保障房,等等,我们应该把豪华办公室的资源开发出来为民服务。这是必须的。必须树立积极的办公室整改意识,资源开发意识。

  办公室整改是我们整顿作风,杜绝奢侈豪华办公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铲除三大现象。不仅办公室整改如此,其他整改活动也是如此,只有真正的树立起为民服务的意识,把整改工作当做转变作风,树立新风的契机,才能真正起到整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