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看马列不是只为准备考试的

19.02.2014  17:58

  上下班路上的地铁里,多数年轻人都在把玩手机。笔者拿出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翻看着。不时有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有人跟同伴小声嘀咕“估计他在准备考试”。笔者当然没“在准备考试”,只是认为应该读点马列经典著作,但引来一些人的好奇和异样目光则是始料未及的。(2月18日人民日报)

  这些好奇和异样的目光提醒我们,我们一些人不懂得,学马列不是只为准备考试的,学马列对人生,对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还记得我在高考之后的那一段时间,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搬出家中存放的马列著作,狠狠的读了一个暑假,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这些著作里,我学会了逻辑分析,我学会了语言精密,懂得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等。

  后来,在大学,再阅读西方的文学著作,哲学著作,于是,学会了批判的吸收,学会了理性的分析;再后来,工作中,反思工作过程,总结工作经验,无不感受到那时学习这些著作得到的帮助;再到后来,写文章,做讲演,也不无不是用那时学会的方法,可以说,暑假的系统学习让我一生受益。

  现在,我又开始经常翻阅这些传统的经典著作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时代了。我感到,越是伟大的时代,越需要伟大的思想来洗礼,而这些传统经典著作中的伟大思想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工作的思维滋养。而且,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社会风尚追求,也无不是从这些伟大著作中走出来的,我们更有必要去学习,学习经典,思考现实,让我们今天的人生路,事业路更美,更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就是发展力,只有不停的学习才能不懈怠,不落后,才能有创新,有进步。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时国家还是个人,成功永远属于不断学习的国家,永远属于不断学习的人。学什么?学习经典是最重要的,成功与伟大向来是从经典中走出的,从地摊文学,花边新闻中走不出成功的人生。

  马列著作是我们的哲学经典,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经典,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人生经典,是我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伟大时代的经典,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对人生有益,对工作有益,对事业有益。真希望,我们能够掀起一场学习马列著作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