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亮:母亲不爱大餐爱打牌,子女该反思什么?

12.05.2015  15:30

  关女士今年30岁,家住汉口马场角。女儿阿宝今年3岁,从出生一直到现在都由外婆在照顾。上周开始,关女士就有了个主意,母亲节这天要亲自下厨,给妈妈做一顿饭。老妈爱吃红烧肉,她提前研究了菜谱,昨天一早就出门买好了菜,钻进厨房里忙碌着。到了中午11点多,妈妈突然接到了一位牌友的电话,“我不吃饭了啊,打牌去了。”剩下关女士在厨房里凌乱。(4月11日《楚天都市报》)

  母亲节这天,关女士诚心诚意要为母亲做道最爱吃的红烧肉。可令她郁闷的是,还没等红烧肉出锅,母亲便应邀去打牌了。从表面来看,母亲不爱大餐爱打牌的确不解风情,她不仅无视女儿为此付出的忙碌,更枉费了她那份孝心。然而,站在母亲的角度去思考,她为何把打一次牌看得那么重要,以致连最心爱的红烧肉都不吃?其实答案很简单,此举反衬的正是她平时忙于带外孙女,精神生活太匮乏。

  在城市,现在的年轻人可谓幸福一代。他们的婚事不仅大多由父母操劳,而且生个孩子也由父母去带。特别作为年轻爸妈的母亲,在这场“隔代带”中,更是充当了“全天候”的角色。而身为年轻爸妈,或出于要上班或出于带孩没经验,有的反而变成了置身事外者。即便是这样,他们的母亲也不会有怨言,更不需要任何回报。原因在于那份“隔代亲”,在于乐意为自己的子女付出一切。

  然而,面对这份大爱,很多年轻爸妈却误读了,甚至有的竟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于是在心安理得中,把“隔代带”视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当然对于母亲的付出,有的年轻爸妈也看在眼里,也想拿出一份答谢。可惜他们着眼的大多是,为其买件新衣、做道最爱吃的菜。至于她们因为忙于“隔代带”,会不会导致精神生活匮乏,却很少去考虑。

  报道中的这位母亲,不爱大餐爱打牌,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这个“隔代带”群体,是有自己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况且平时越无个人支配时间,这种需求就越迫切。这就提醒那些年轻爸妈,千万不要把母亲为此付出的一切看作理所应当,更不能无视和忽略她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她们平日无表达,只不过是被对子女的那份大爱和“隔代亲”湮灭罢了。这就要求那些年轻爸妈,少一些借口和无谓的应酬,多拿出一些时间和行动,去分担母亲为自己付出的一切。凭良心讲,她们把你们这一代带大已属不易,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让其背负起你们该承担的责任继续操劳下去。否则,就有点不厚道甚至不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