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照顾瘫痪母亲20年 不堪压力挥刀砍母后自杀

03.04.2014  16:34

极端个案背后是一个艰难的群体 “反哺”父母维持家计他们承受巨大压力

他照顾瘫痪母亲多年,却因为生活重压,先杀母后自杀。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在城市里还有一群有着相同压力的人,他们收入有限或自身境况不佳,还得努力“反哺”农村父母,承受着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

杨云案件并非孤例

因无法承受压力,导致精神崩溃而挥刀砍母,杨云的案例并非孤例。2012年,孝子邓明建弑母案曾引起轩然大波。

43岁的邓明建,是四川省阆中市金子乡人,十里八乡都称他是个“孝子”,因他照顾瘫痪的母亲近20年,但依然任劳任怨。

73岁的母亲,瘫痪18年,在病痛的煎熬下,一再求死,并不断威逼邓明建为她买农药。在这期间,邓明建遭受了极大的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2011年5月16日,一时冲动为求解脱的邓明建帮母亲把农药瓶盖子拧开,母亲毅然喝下与世长辞。

邓明建被判故意杀人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

母亲瘫痪在床,云南孝子杨云(化名)悉心照顾多年后,终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挥刀砍母,而后自己自杀。但经抢救,母子两人均已伤愈。前日上午,作为检方的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专门举行公开听证会,并邀请多方参与,就该案件“应否对杨云提起公诉”征求意见。

杨云的行为虽是极端的行为,然而,如杨云一般,在城市化进程中,出身农村,在城里工作,却依然只能算个“城中人”的群体并不少,他们且需全力“反哺”农村父母,承受着巨大的精神与经济方面双重压力。

照顾瘫痪母亲多年

据检方介绍,杨云来自云南,住在厚街。2011年,由于父亲与兄长均已去世,杨云遂将已瘫痪多年、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接到东莞一起生活,平时由杨云一人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

2014年1月18日18时许,杨云因生活困难,产生厌世情绪,持一把菜刀对母亲的后颈部砍了两刀,随后用剃须刀片往自己的腹部划两刀,左手腕部位划一刀,导致二人受伤。

次日11时,警方赶到杨云的出租屋将他母亲送院治疗,并将杨云带走审查。经法医鉴定,杨云母亲所受损伤为轻伤二级。

扛不住了也得扛

虽然杨云案属于极端个案,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还有一群有着相同压力的人,他们来自农村,家境贫穷,父母没有养老保险,他们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靠着在城市里一点一滴挣来的仅有工资养活小家庭,又要“反哺”父母。他们承担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承受着精神与经济方面的双重压力。

家住东莞万江的广西玉林人罗峰就是其中的一员。罗峰是“80后”,依靠读书,从农村走到城市,辛苦工作了9年,终于在万江买了一套房,去年女儿出生。

而他的老家,至今还住着一栋时常漏水的泥砖瓦房,今年年初,父亲说想在村里建一栋楼房,想让罗峰负责10万元。

对于将自己养育成人的父母的要求,罗峰无法拒绝。他并不富裕,女儿刚出生,正是用钱时。但罗峰咬咬牙,还是答应父亲,将在2014年年底前拿出这笔钱。满打满算,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这一年完全不花,再加上仅存的1万多元存款,2014年年底刚好能凑出10万元。这意味着,这一年的花费,只能靠妻子工资支撑。

罗峰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务农,没有社保,其他兄弟姐妹在家务农,平时还需要罗峰救济,他感觉如今全家的压力几乎都压到了他头上,“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快扛不住了,但面对父母,你永远没办法说不,只能在他们面前假装坚强。

罗峰的经历,偶然却又必然地发生在了丁易成身上。丁易成是罗峰的好友,父母同样没有社保、养老保险。去年年底,面对父母再三提出的在老家建房的要求,让他感觉压力空前巨大。“父母辛辛苦苦半辈子,面对他们的要求,我真的不能拒绝。

于是乎,丁易成将自己存的近15万元,都给了父母,“只能是一切从头再来了”。

专家:养老,不仅仅是个体的责任

广东创新学院李玉春教授认为,比起“啃老族”,“老啃族”目前并没引起广泛重视,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宗族、血缘和亲情这些概念仍是十分牢固的。

作为一个社会人,拥有着亲情友情这些社会联系,无法改变的出身随之而来的是无法绝缘的责任和义务,肯定要有所承担,”李教授表示,“老啃族”应有自己的妥协和坚持,在与亲人沟通的前提下明确自身必须承担的部分,但也要有自身的坚持,找到亲情和理想的平衡点,考虑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不能无私地全部回馈给乡下。

而在杨云身上发生的极端案例,家境已经窘迫到无法维持生计,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更须解决。东莞市委党校王学敏教授认为,由于东莞外来人口众多,新莞人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其他地方更为突出,应由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但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国家层面的统一政策支持。因为它涉及户籍管理、养老制度等多方面问题,这并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