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词:坟头通告、免死求情、让红包飞

11.05.2014  16:25

原标题:每周热词

漫画/张建辉

坟头通告

河南安阳洪河屯乡出怪事:不少村民发现,祖坟上贴着迁坟通知。这奇葩的事,又激发了网民的创作天赋。有人说:“官人与逝者从此有了良好的沟通!”有人说:“要不让墓中人出来吭个声?”还有人据此造出新歇后语:“坟头上贴通告——鬼晓得”。

通知死人不通知活人,说是许多村民在外打工联系不上,真实情由可能是当面通知迁坟难为情。然而涉事村委会的成员跟村民于公是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于私是邻里乡亲。奈何隔膜如此,需要借死人地盘传话!

免死求情

3月18日,一份由复旦177名学生联名签署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被递交往上海市高院,请求二审法院“刀下留人”。几万人的大学,不到两百人联署的请求信,真算不上什么事。但这事还真成了事,不少声音指责学生“漠视法律”“影响审判”。

舆论干扰司法,说起来还真是个事。但蹊跷的是,学生联名求情的理由竟也是“希望法院不要受外界影响”,针对的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呼声。客观说,喊杀声显然高于喊放的声音,究竟谁干扰司法的嫌疑更大呢?

其实,司法独立于舆论,重点不在于要不要有舆论,而在于在各种舆论面前,法官能不能稳住。明白这点,就不会为求情信吵个不休了。

接盘亚运会

4月8日下午到晚上这段时间,南京市宣传部门一定忙坏了。当日早些时候,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当众表示“如果需要的话,我们是愿意承办亚运会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汹涌的舆论多是质疑:“越南弃办,中国接盘,就咱有钱?”当晚南京青奥会微博连夜澄清,否认愿承办亚运会,只是说有条件办。

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想当年,申办某些国际盛会,全国动员,全民兴奋。而今面对“捡漏”的机会,国人却避之唯恐不及。少一些对集体狂欢的期盼,多一些对公共财政的斤斤计较,好事。

让红包飞

日前,三亚宣布向居民派发2.2亿“红包”,人均360元。所谓的红包其实是物价补贴,这并不影响其他地方人们的羡慕嫉妒恨。新京报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同“让红包飞”可复制。

政府手中的钱皆取之于民,左手从你兜里掏十块,右手再还你两块钱红包。夸奖本不该给。毕竟,民众养政府,本质不就是“团购”公共服务嘛。但为什么人们纷纷点赞呢,也未必都是民粹:民众对目前得到的公共服务不满意,就会想,与其等猴年马月的“民生工程”,不如分点是点。谁该反思,答案很明显了。

放赖

这是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为了申请每月百余元的低保,半身瘫痪的农妇邓元姣被丈夫艾绍金“放赖”于湖南晏田乡政府,72小时后死亡。死因至今不明。

放赖”,湖南乡野用语,指通过把患重病的亲属扔在别人处的手段,让对方满足他的要求。从结果看,这次“放赖”显然是失败的。目前的结局是,死者儿子拿了政府46000元“困难帮助金”,放弃报警立案。

真相暧昧不清,责任更是辩不明:丈夫是否涉嫌遗弃罪?政府有无尽到责任?低保为何与超生挂钩?但有一件事似乎是显然的:生命好轻。(栏目主持:西坡)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