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为躲避检查烧香算卦 编写“反查缉”教材

26.06.2015  10:44

   为躲过他们的“火眼金睛”,毒贩们烧香算卦,甚至编写“反查缉”教材……

   缉毒先锋站”里的85后:与毒贩鏖战的青春

   本报记者 田文生 通讯员 胡鹏飞 马常东

  罂粟或许是世上最美的花朵,可是,这最美的花朵却结出了最恶的果实。

  在和平年代,与毒贩斗争的缉毒边防官兵从事的,或许是世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而在缉毒界,云南边防总队木康边境检查站又是最耀眼的明珠之一,早在2001年,该站就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缉毒先锋站”荣誉称号。

  如今,这个曾经赢得累累荣耀和赫赫战功的检查站有80多名官兵,其中绝大多数是“85后”。

  “贩毒和缉毒,就是一对矛与盾:贩毒分子竭尽全力为自己和毒品进行伪装,而缉毒官兵就是要拆穿这些伪装。”曾荣获第二届带兵模范殊荣的一等功臣郑兆瑞,今年才29岁,在他看来,“缉毒工作除了经验和技巧,最重要的,就是对岗位的责任心。

  木康是滇西边境地区通往内地和东南亚各国的枢纽,为了能让毒品通过,境外贩毒分子“挖空心思”想出了很多招儿:比如在水烟筒里藏毒、在花生壳中藏毒、将山竹果肉换成毒品后重新放上果蒂、将菩萨像掏空装上毒品等。但这些手法,都被缉毒官兵一一击破。

  为总结查缉经验,木康站还建立了一个“缉毒博物馆”,集中摆放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藏毒实物,甚至编辑制作了《毒品公开查缉手册》,收集了食品类、木制品类、化装品类、车体类、书籍类、音响制品类等400余种伪装藏毒伎俩,成为全国公安查毒战线上的“热门教科书”。

  而今,为了逃避打击,贩毒手法不断翻新,方式更为隐蔽。但这群85后仍然用自己的“火眼金睛”,赢得了一场场胜利。

  2009年国庆期间,郑兆瑞和战友在查看一辆轿车时,掀开后排座垫,发现螺丝有动过的痕迹,仔细检查,发现对方将油箱进行了改装,并将毒品密封好后投入汽油中,最终查获40块、13.9公斤毒品。

  此前,贩毒分子对油箱的改造都是将其切割成若干部分后,将毒品存放其中。郑兆瑞等人由此揭开了新的贩毒手法。

  为了不放过毒品,检查站的85后们还需要承受高强度的劳累。

  2007年3月,青年士兵李涛在盘查时,发现一辆装载着冷冻鱼的大货车司机很可疑,执勤组组长郑兆瑞也确认了这种判断。此刻,天已全黑,大家将又冰又重的20多吨冷冻鱼逐一搬开清理,累得气喘吁吁。郑兆瑞在搬卸时,发现几个麻袋的封口处略有异常,不愿放过任何疑点的他拆开一看,麻袋中竟然全是毒品!

  在木康边境检查站,每天平均有超过5000辆车经过,人流量日均在8000人次以上。有时,站上的青年官兵可能一天内值班18小时。如果在夏天,穿着防弹衣,衣服一会儿就全湿了,下班时甚至能拧出汗。

  “木康代表着责任和荣誉,当代青年不能让这面红旗褪色。”即使再苦再累,这群年轻人也坚持一丝不苟地查验。

  新兵周君明未满20岁,去年刚入伍。今年5月,他在一辆车上发现了一条直径约1分米的圆柱形铁棍,这个想不到正规用途的铁棍,从外表看不出任何破绽,但周君明坚持了自己的判断,通过仪器检测后,发现其中藏有2.5公斤的一类冰毒。

  5月23日,这群执勤的年轻人在依法查验一辆由芒市开往昆明的中巴车时,3个装有充电宝的纸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对纸箱和充电宝进行对比排查时,发现纸箱底层的部分充电宝有异,执勤官兵当场将其打开,结果在充电宝内查获精制毒品海洛因10.46公斤。

  从建站至今,木康边境检查站破获近万起案件,该站成为贩毒分子名副其实的“滑铁卢”。

  2014年11月,边防官兵曾在一名毒贩的电脑包内查获一本“贩毒手册”,上面详细标注了木康边境检查站的查缉重点、绕关避卡路线图和反查缉手段,贩毒分子对木康站的重视,可见一斑。

  木康边境检查站声名远扬,境外的毒枭将其称为“鬼门关”。为了“过关”,他们在“送货”前,会算卦,算出“好卦”后,方才“发货”,而在毒品送走前,他们还会烧香祈祷。

  但算卦和烧香仍难以扭转这些毒贩的“霉运”,仅今年上半年,木康边境检查站就查获9吨多毒品,给贩毒分子以重创。

  在此过程中,女兵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严打特殊人群贩毒,木康边境检查站专门成立了由7名女兵组成的女班兵。“女兵的工作强度、工作时间跟男兵一样。日常查车验证时遭到的责问、谩骂、不理解现象更多,受的委屈也要比男兵多,女兵刚来时几乎都哭过鼻子。”教导员杨承荣说。

  但她们屡建奇功,先后查破特殊人群贩毒案件103余起,缴获各类毒品58.6余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26名,有26人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前年入伍的李佳凤今年20岁,在女兵班中年龄较小,取得的成绩却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她曾通过一个“99.99%的人可能都无法注意到的”细节,查获过毒品。

  当时,她瞥见一辆卧铺车的垃圾袋里有一个牛奶盒,是当地人经常喝的欧亚牛奶,这符合常理。但是,牛奶盒方方正正的,看上去不曾动过。“没喝过的牛奶不应该出现在垃圾袋里,”她取出了“牛奶盒”,从中竟查获100多克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