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之母校“留园”】“留园”文化长廊建设侧记

10.06.2014  19:28

当陈婉馨用鹅卵石在未干的水泥上拼出“万马奔腾”四个字时,她知道,这将是伴随她一生的记忆。陈婉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届毕业生,在大学的最后关口,她将自己对学校的留恋、对同学的祝福镌刻在了毕业生文化长廊——“留园”的希望之路上。

留园”是我校全体毕业学子,用智慧和双手建立的一个储存青春记忆、表达感恩情怀的文化长廊。校长周创兵曾说,“爱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割不断的情结,印刻着母校的文化印记和符号。”“留园”也许就是他们表达爱校之情的最好方式。

在毕业之际,为母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今年,建筑与工程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沈仕洲将和他所带班级的同学们一起毕业。在3月初举办的一次班会上,沈仕洲和同学们尽情诉说着他们对学校的留恋。此时,恰逢学校正在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同学们也思考着该通过何种途径寄托这份对母校的浓厚情感。

在会上,当即有同学提出:要在毕业之际,为母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一提议得到了沈仕洲和在场同学的一致同意。令人激动的是,其他学院的毕业生们也纷纷表达出同样的意愿。同学们的心意炙热而真诚,不仅打动了所在学院,更获得了学校的支持。

在长时间的调研和讨论后,学校决定让同学们在水利馆旁的空地自主建立一条毕业生文化长廊,激发他们对母校感激之情与爱校热情,留下他们的成长足迹。由于文化长廊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建筑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便将文化长廊的牵头和主体工作交付于建筑与工程学院负责,其他学院协助完成。

从设计到施工,每一处细节都承载了满满心意

建设文化长廊的主体是广大毕业生,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长廊也自然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建筑与工程学院多次召集毕业班代表,反复征求他们的意见。做涂鸦墙、种植班树、手掌彩印……同学们热情十足、创意爆棚。为了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学校还专程赴武汉大学调研,感受其文化氛围。

经过近一个月的意见征求和调研,文化长廊的内容最终确定:以“感恩”、“梦想”、“责任”、“连接”为主题的文化墙,展示大学难忘瞬间的文化橱窗,亲手种植的感恩之树和铺就的希望之路,还有埋下十年之后开启的梦想信箱。

与此同时,文化长廊的设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城市规划专业的郭一庆是文化长廊的总设计师,图纸设计不仅要把握全局,还需仔细斟酌细节。从初稿到最终定稿,她修改了不下十遍。她说,这是她在学生时代的第一个作品,虽然成品还也有些青涩,但是设计稿最终确定时,心里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5月23日,毕业生文化长廊正式开工。场地平整、道路土方开挖、道路垫层浇筑、展示墙体砌筑、树木草坪种植……除了遮阳伞的安装,其余11个环节均由各学院的同学们自主完成。从图纸设计到实地施工,一笔一划、一砖一土,都孕含着他们对母校的眷念和对大学生活的感怀。

致大学青春,这是连接我们与母校的桥梁

      南昌的夏天,烈日炎炎。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这是同学们建设文化长廊的时间段。你和水泥,我垫层浇筑;你捡鹅卵石,我拼祝福语……大家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抬起一锹10斤的水泥丝毫不含糊,累了就在一旁歇会儿,出汗了就撩起衣服擦一擦,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前往施工现场,都能感受到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干劲。

土木106班的刘志昌,参与了希望之路垫层浇筑工作。被同学们封为“总工”的他,觉得文化长廊的建设十分有意义,“和同学们一起动手铺路,让我们的感情更有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与母校之间的感情更浓厚,这是连接我们与母校的桥梁”。

毕业生们的热情,也带动了学弟学妹参与建设。给排水131班的张凯是一名大一新生,当听说学长学姐们要亲自建立文化长廊,他二话不说加入到施工队伍中。他说:“学长学姐们身上自主创新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他们的爱校情怀更令我动容,我也要为母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这块土地中。

在希望之路上,能看到各学院的祝福语。人文学院的“关乎人文,以化天下”、外国语学院用六种语言书写的“我爱你”、信工学院的“放飞青春,激活思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图案,都是毕业生们的真心呈现,他们将最真挚的情感留在了前湖之畔。他们知道,无论走得多远,这里都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凝聚着2014级全体毕业生心血的“留园”的预计在6月下旬竣工,尽管这个“长廊”不大,却承载着了许多关于对母校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如今,“留园”的建设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每位同学都在为这条承载着感恩、梦想与希望的道路挥洒着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