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之青春回忆】更不舍 更从容
再逢毕业季,这次的主角却换成了自己。窗外球场熟悉的喝彩声再次想起,我迷迷糊糊地走到阳台,看雨中仍痛快奔跑的他们,看楼下总是记不住名的小花······慢慢开始意识到,这一切将不再属于我。朋友传来前些天拍的毕业照,再翻出大一初入校门时的照片,两相对比间已是七年。18岁到25岁,是不是该轻轻地喟叹一句,时间都去哪了?
最近常常在不经意间想起本科期间的生活,那四年的青春与昂扬总能清醒地唤醒身体里的某些记忆:大一的青涩懵懂,大二的放浪不羁,大三的内敛焦虑,大四的成熟自信······如果仔细想,似乎每一个场景又重新鲜活起来,可一伸手却又毫无踪影。到现在,唯有依凭记忆勾连起那些散落的时间节点。
这七年,我用心地看书、自习,拼命拿到了各种奖学金和荣誉;倾尽所能地参加各种学生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可当短暂的激动和喜悦归于平淡后,那一张张薄薄的证书很快成为历史,长久留存的反而是努力付出的过程和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与能力,它让我充实、丰盈,甚至成为某种不可或缺的安全感。
这七年,走过不少地方,认识了许多人。最庆幸的是,收获了一群闺蜜们:我们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却在某些层面空前一致,如果说“君子和而不同”略显矫情,那么“似是故人来”该是最恰切的定位。我坚持每一次外出都给她们写明信片,努力和她们保持联系,这一切也许正像一位朋友所言“我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忽略了之前二十几年光阴,能够相遇已是感激。”
这七年,我面临不同的选择,也在一次次挣扎与取舍之后更加从容。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事实上,每一天我们都在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有时明显有时暗藏。而人生就是从一个选择到另一个选择的过程,有舍才有得。同为凡俗众生,不能预知未来的时候我更愿意活在当下,倍加珍惜已拥有的,哪怕有一天会失去,可以笑着说无悔。
这七年,身边总有怀疑和否定的声音,自己却从没在探寻与发现自我的旅程中止步。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决定与三年前早已截然不同,才猛然意识到变化潜滋暗长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毕业前夕,几经挣扎和矛盾,放弃了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偏执地拿着低廉薪水进入心心念念的出版行业。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戾气的时代,我一直坚信人类需要一种温暖的力量观照生活,如果这算是一种理想主义,我愿意坚守到底并尝试着在个人身上努力克服时代。七年的时光磨去了倔强和生气,也让我拥有了区分喜欢与厌恶的能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去做,这或许就是最大的福利。
前些时日,有位师妹问我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有何不同。思来想去,我回复了六个字:更不舍,更从容。是的,从18岁到25岁,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前湖,而前湖给予我的是无法用时间估量的历练和成长。它以柔软的姿态塑造完整我的价值观,并由此改变生活轨迹。
有人说,母校就是那个你可以一天埋怨八遍却不容许别人说一句的地方。其实,我们维护的既是母校,更是自己。也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何其有幸,我们和前湖相互陪伴,一同走过这段辉煌的青葱岁月。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七年,我在这里,遇见南昌大学。
最后,我想用三年前写在笔记本上的那句话作为结束,送给每一个南昌大学人:愿有一束洁白的百合陪你到天涯。
(作者为201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