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文章:官员该学总书记交伙食费

21.03.2014  11:13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也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赴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临行前,他专门委托工作人员按照学院每天80元的用餐标准,交了两天共160元的伙食费。(3月20日《大河报》)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总书记下乡并没有吃“小灶”,在兰考吃的几顿饭,从“内容”到“形式”,都跟老百姓在家吃的没啥两样。难能可贵的是,总书记并没有白吃白喝,而是主动地交钱。这种做法的确值得称道,为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各级官员扪心自问一下,到底有多少人下乡会像总书记那样主动地交伙食费呢?如今,有些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简直就是粪车没轮子——摆臭架子,到了乡下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离开的时候根本就不留一分钱,拍拍屁股就溜之大吉了。这样的官员数也数不清,和总书记比起来难道就不感到汗颜吗?

  有些官员也许会说,干部下乡吃点喝点和贪污腐败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何必大惊小怪呢?这种说法简直就是两个风筝一起飞——胡搅蛮缠,须知,几名官员胡吃海喝一顿,就够全村乡亲吃一个月的,甚至够他们吃几个月的。尤其是在贫困的乡村,乡亲们喝口水、吃顿饭都很困难,可是,各级官员却喝着琼浆玉液,吃着飞禽走兽,这鲜明的对比真是令人心寒哪。试问,如此糟蹋老百姓血汗钱的官员们还配称为人民公仆吗?各级官员要是把大吃大喝节省下来的公款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利国利民,必然会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受到群众的拥护。

  公款大吃大喝,从表面上看只是浪费了金钱,从本质上看是糟蹋了粮食。多年以来,各级官员因为受到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因为监管制度形同虚设,我国的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治理整顿,有些官员为了逃避打击就在单位食堂里面搞“猫腻”——变相地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因此,在打击铺张浪费的活动中,有关部门要求单位食堂提供“小份食品”,目的就是让官员们勒紧裤腰带,不能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不能浪费宝贵的粮食。在这关键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吃“普通饭”,交伙食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必然会带来新气象、新面貌、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