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文章:“武疯子”杀人悲剧何时休?

13.07.2015  15:22

  7月10日上午,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平里村发生一起命案,该村男子李某持刀追砍同村3名妇女,其中一名老年妇女不幸当场身亡,另外两名妇女受伤后经抢救无效身亡。目前,警方已将李某控制。钦州市公安局钦北分局有关人员称,嫌疑人李某疑似患有精神病,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李某行凶的具体原因。(7月11日《南国早报》)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民间被称为“武疯子”。根据《精神卫生法》第30条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这就导致很多“武疯子”一直是陷入了“发病—治疗—-出去-—发病”这样循环往复的怪圈。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人,其中55%以上为贫困人群,就诊费用成为限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的“拦路虎”。这一部分人行凶杀人、寻衅滋事等案件频频上演,成为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非定时炸弹”。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传递出了社会的福音。规划提出,要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到2020年,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要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特别是命案显著减少,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等。

  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能等也不能靠。“武疯子”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公安、卫生、民政、残联等应该建立日常精神病人管控体系、精神病人医疗救助体系、精神病人长效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该推行“免费施药”,达到每一个重性精神障碍者都有人管理,每一个重性精神障碍者都能得到基本救治的目标。在必要的时候,要对潜在施暴者进行有效的强制治疗,不要等到出了事才亡羊补牢,别让“武疯子”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不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