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二落:失军权忧虑成疾竟吐血

10.11.2015  16:40

  本文摘自《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余伯流 陈钢著,长征出版社出版

  从水口恶战到连克三城

  漳州大捷后,毛泽东威震闽南,名扬国中。

  但是,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乡。

  这时,蒋介石已急调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入闽,广东军阀陈济棠亦大举入赣,准备进攻中央苏区。

  敌人第四次“围剿”的阴云已经出现。红军本来就不打算在漳州久居。为了迎击敌人,1932年6月5日,临时中央指示东路军1、5军团迅速回师赣南,与在赣江西岸活动的红3军团遥相呼应,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号令一声三军动。“遵照中央的指示,毛泽东率领东路军1、5军团从龙岩出发,经梅县、安远等地,西向广东南雄。原计划,在运动中打击粤军势力,未料,在路经闽赣边境一个叫大禾的地主土围子时,红4军军长王良被土围子冷枪击中。红军又折一员好将!王良是井冈山下来的老战友,毛泽东不禁为之悲伤。王良牺牲后,周昆接任了4军军长。

  这时,中革军委已撤销东路军番号,红军1、3、5军团按照方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于6月底集结在大余、南雄一线,伺机歼敌。

  毛泽东仍以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军委委员的身份随军行动,参与指挥。红1方面军总司令仍是朱德,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总政委一职却暂时无人。7月7日,粤敌余汉谋部张枚新师由信丰出九渡水,到达乌迳,企图向南雄水口前进。当晚,红1方面军总司令部即决定在水口一线摆下战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8日,红5军团与敌张枚新师3个团在水口附近遭遇,双方相持不下。这时,敌叶肇师的3个团已开至贤水埠,增援南雄的敌张达师也向红一军团进击,前锋到达凤凰桥。

  “鱼饵”尚未投下, “”却自动找上来了。据此,红1方面总司令部于7月8日在鲜水塘发出水口战役命令:靠本方面军决集中三个军团首先消灭向我正面出击之敌及张枚新师,然后夺取南雄城。”并对战局作了具体部署:红一军团15军担任正面,以一部吸引敌军主力,其余集结于中站附近,与在东坑之12军联络,伺机歼敌;红3军团在大余河之北之部队,9日晨撤至小梅关附近,以1师在大小梅关及仙人岭牵制大余之敌,其余集结在中站东北为总预备队,红5军团相机歼灭张枚新师;如该师退入南雄城或被我军歼灭,则相机渡河侧击南雄向我正面出击之敌;独立第3师,6师统归陈毅指挥,9日拂晓前开至水口圩对河一带协同5军团歼灭张师;方面军总司令部在中坑双树下以北高地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