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专供毛泽东晚年阅读的大字本线装书

11.03.2015  01:43

毛主席晚年读的大字本线装书

  许多读者都知道毛泽东晚年读新印大字本线装书的事。但对毛泽东晚年读书为什么要重新排印成大字线装本、什么时候开始的、到底读了哪些新印的大字线装书,毛泽东读的重新排印的大字本线装书是在哪些地方印制的、用的是什么纸张材料、字体字号是怎样的等等有关的具体情况,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毛泽东晚年要读的书,为什么都要把它重新排印成大字线装本呢?

  在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从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之后不久,一场大病险些夺走了毛主席的生命。从此,无情的病魔就紧紧地缠住了他的身躯。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几年,虽然视力严重减退、健康状况愈来愈不好,但他老人家仍天天手不释卷。然而,随着视力的减退,小字本的书刊他已经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起初,他老人家看小字本的书刊时,还借助放大镜。那时候,笔者作为毛主席晚年的图书管理员,常常看到,他老人家一手拿书,一手拿放大镜坐在沙发上或坐在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看书。每看到这种情形,我和工作人员们心里都深感不安,因为这对他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后来,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凡是他要看的书,我们就按照他的要求与国家出版局联系,重新排印成少量的大字线装本。这些新印的大字线装本书,除供毛泽东本人阅读外,有不少我们还遵照他老人家的指示分送给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和其他有关的老同志阅读。毛泽东晚年读新印的大字本线装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始的。它是毛主席健康状况变差时的一种独特需求。

  为什么要印成大字线装本呢?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毛泽东习惯看线装书。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他老人家生前阅读和批注过的书籍中看得很清楚。当时,游泳池住地(包括会客厅、办公室、卧室等处)存放的图书,大部分也都是古籍线装本。保存下来的,他老人家曾圈划、批注过的书籍,大部分也都是线装本。从他老人家读书的习惯上来说,无疑是线装本更为喜爱。二是他晚年看书特别是从1971年那场大病之后,差不多都是躺在床上或者是半躺半坐在床上,有时还半躺半坐在沙发上看书。线装本用的都是专门工艺生产的宣纸,一册一册都比较轻,还可以卷起来看,这种式样看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印成大字线装本是最符合他实际需要的。

  开始,我们要把毛主席要读的平装小字本的图书重新排印成大字线装本,他老人家还有些不太同意。他对我们说:“国家目前还很困难,印大字本又要花钱。”我们理解,这主要是从经济方面来考虑的。如果从他和一些老同志当时读书需要和实际情况来说,印成大字线装本是最为合适的。事实上,早在1963年,毛泽东就提出高中级干部要学习三十本马列著作的意见。他要求三十本书都要出大字本,并且嘱咐封面不要用硬纸,使书本减轻重量,便利一些老同志阅读。这是毛泽东最早提出“要出大字本”。1965年,他老人家又提出“印大字本”的事。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年的二月初,他老人家要读《近代逻辑史》一书,管理图书的同志找出送给他的《近代逻辑史》是大32开平装本。2月13日,他老人家亲笔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写道:“田家英同志:此书印大字本10000册,这种小字本是不适合老头子读的。毛泽东2月13日”。后来,经当时的中央办公厅负责同志同意,我们与国家出版局联系。国家出版局的同志考虑到毛泽东和其他年老的同志的读书需要,考虑到一些重要著作的长久保存和供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馈赠外宾,他们觉得可以印些少量的大字线装本。秘书徐业夫将此情况向主席汇报后,主席说:“印大字本的费用就从我的稿费中支付吧。

  毛泽东晚年要看的书重新排印大字线装本,开始都是用一号长仿宋字体。由一般的五号、六号宋体字的书刊重新排成一号长仿宋字,看起来当然清楚多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患了“老年性白内障”,两眼渐渐对一号长仿宋字也看得不太清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出版局、出版社和印刷厂的同志商量,将原用的一号长仿宋字体又改用36磅长宋字体。这种字每字高12毫米,宽8毫米。原用的一号长仿宋字,每面排10行,每行排21个字,每面排满为210个字;改用36磅长宋体字之后,每面减少成8行,每行减少成14个字,每面排满一共是112个字。因为是长宋字体,字又比较大,疏密较为适度,所以显得很醒目,他看后很感满意。1974年9月11日,他非常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后印书,都用这种字体。”以后,直到他老人家逝世时重新排印的大字线装本书,用的都是36磅长宋字体。